出自明王恭的《高廷礼水墨二图(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òng lín máo shè qīng xī kǒu , shān rén zuì dào huáng jīng ji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醉倒:形容喝醉了酒,糊糊涂涂的样子。
茅舍:茅舍máoshè茅屋;草屋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山人:1.住在山里的人。2.隐居山中的士人。3.仙家、道士。4.对术数家的统称。
黄精:黄土之精。指土德。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重林茅舍清溪口,山人醉倒黄精酒。
峰头昨夜春雨多,起拂萝衣听寒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