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庙登歌 七

祀典昭洁。
我礼莫违。
八簋充室。
六龙解騑。
神宫肃肃。
灵寝微微。
嘉荐既飨。
景福攸归。
至德光被。
洪祚载辉。

作品评述

《梁宗庙登歌 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诗词,作者是沈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祀典昭洁,我要恪守礼仪。
八个盛满的器皿摆放在殿宇中。
六条神龙解下挽绳。
神圣的宫殿庄严肃穆。
神灵的寝宫微微闪烁。
美好的祭品已经享用。
吉祥和福祉归属于我们。
至德之光笼罩着我们。
伟大的神权将永远辉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沈约在梁朝的宗庙中举行祭祀典礼的场景。诗中提到了祭典的庄严、恪守礼仪的态度以及神圣的氛围。

首先,诗词以祭典昭洁为开头,强调了祭典的庄重和神圣。作者表示自己要恪守礼仪,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敬意和重视。

接着,诗中出现了八个盛满的器皿,象征着丰盈和富足。这些器皿摆放在殿宇中,进一步彰显了祭祀的庄严和隆重。

诗中提到六条神龙解下挽绳,这里的神龙象征着吉祥和权力。解下挽绳可以理解为神龙承担起保护和照顾的责任,也可以理解为神龙为祭典解开了束缚,使祭祀得以顺利进行。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神圣的宫殿和灵寝,形容它们微微闪烁,散发着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祭品已经享用,带来了吉祥和福祉,表示祭祀得到了神灵的庇佑。

最后,诗词表达了对至德之光的赞美,以及对伟大神权的辉煌的展望,显示了作者对祭祀的重要性和祭祀仪式的意义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典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祭祀仪式的敬意和重视,以及祭祀仪式所带来的吉祥和福祉,并寄托了对至德和神权的美好祝愿。

诗词推荐

野宽秋望阁,浩荡雨初还。寒树争标岭,归云各占山。岁穷风物惨,地阔井闾闲。饱食端无补,微官亦愧颜。

六代烟尘息,千年象教尊。衣冠悲故里,聚落见荒村。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缨鲜。离群旧友青云上,负笈诸生绛帐前。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飘然无复羁名累,道信乡闾足谓贤。

香消云锁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太史登观台,天街耀旄头。大君忽霆震,诏爵冠军侯。南必梁孙源,西将圉昆丘。河陇征击卒,虎符到我州。朝集咸林城,师言乱啁啾。杀气变木德,凛凛如高秋。元戎启神皇,庙堂发嘉谋。息兵业稼穑,归马复休牛。和风开阴雪,大耀中天流。欢声殷河岳,涵荡非烟浮。邦牧新下车,德礼

野鸟山花能说法,茂林修竹是参徒。时常举一个心字,觌面当机见也无。云埋夜月,冰透玉壶。明暗双忘,理事一如,差乎缘木求鱼。

福岩宝地几千年,宫殿朦胧锁暮烟。游客回头怀相望,自知身在寂寥天。

飞鸥贴水水连天,一半青山一半烟。日暮潮回渔父醉,不知船阁浅沙边。

小桥风定绿烟垂,几送行人此别离。蹀躞玉骢嘶草去,啼莺寂萤雨千丝。

楚水平如镜,周回白鸟飞。金陵几多地,一去不知归。

碧摇虹影桥横水,翠漏林光日薄山。本绝机心成野步,却惊鸥鹭不知还。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得君海错俱奇绝,从此鄞江发兴新。

清时令节千官会,绝域穷山一病夫。遥想满堂欢笑处,几人缘我向西隅。

花开花落何须问,劝尔东风酒一杯。世事正如沧海水,早潮才去晚潮来。

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欲知别后情多少,点点凭君看泪痕。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惟我独何心。

山园多胜践,缭绕磬湖滨。畦药青生甲,湖波绿动鳞。勃鸪知欲雨,鸦舅报将晨。却忆京华日,长怀浩荡春。

顾我於兹诗有兴。

拈起黄金日岂疑,斩关发壁复何为。辽东不洗巢由耳,痛切初年割席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