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菊庵李道人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作品评述

《赠菊庵李道人》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描绘了李道人与柴桑翁在争夺菊花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万言万当眼睛毒,
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
却与柴桑翁争菊。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对李道人与柴桑翁争夺菊花的趣味描写。

诗词的赏析如下:

首先,诗词通过“万言万当眼睛毒”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吸引力。这一句意味着菊花的花瓣众多,每一瓣都充满了吸引力,令人难以移开眼睛。

接下来的“一裘一盂口体足”暗示了李道人和柴桑翁的形象。李道人是道士,穿着一身道袍,手持一只盂,体态庄重。柴桑翁则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身着一件皮袍,手拿一个竹篮,形象朴素。

接着,诗词描绘了李道人和柴桑翁争夺菊花的情景。前两句“不共孤竹子争薇”意味着李道人和柴桑翁不再争夺薇草,而是转而争夺菊花。这里的“孤竹子”指薇草,与菊花相对应。最后两句“却与柴桑翁争菊”则明确了争夺的对象是菊花。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李道人与柴桑翁在争夺菊花上的情景,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对争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与自然的互动的描绘,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吟笑还孤永。

旅怀千结,数征鸿过尽,暮云无极。怪断肠、芳草萋萋,却绿到天涯,酿成春色。尽有轻阴,未应恨、浮云西北③。祗鸾钗密约④,凤屧旧尘⑤,梦回凄忆。 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⑥。近夕阳、处处啼鹃,更刬地⑦乱红,暗帘愁碧。怨叶相思⑧,待题付、西流潮汐。怕春波

千说万说,不如新面一见。千讨万讨,不如只在手头。寒风萧萧,黄叶飘飘。鹤眠松顶,云卧山腰。几番今日又明朝。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放懒生涯,欣慵活计,起心念念慈悲。而今不肯,摘叶更寻枝。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认、莲出青泥。闲闲里,扪心自忖,有似遇良医。逍遥真自在,要成仙福,凭仗心师。志坚如山岳,不许胡移。日用无为清净,自然得、捉住东西。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

才年七岁便从师,犹说辞家学佛迟。新劚松萝还不住,爱寻云水拟何之。孤溪雪满维舟夜,叠嶂猿啼过寺时。鸟道泷湫悉行后,岂将翻译负心期。

秋风一夜吹桥树,明日来看已非故。吴中九月霜尚薄,落叶半随飞鸟去。老人心事感凋零,只欲逢秋醉不醒。范宽用意真难解,偏写丹枫作画屏。

酴醿花谢日迟迟。杨花无数飞。章台侧畔尽风吹。飘零无定期。烟漠漠,草萋萋。江南春尽时。可怜踪迹尚东西。故园何日归。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叠石峰之颠,下瞰杨梅涧。平地数亩余,水石光灿烂。

临池满树玉离披,纵有余香已不奇。蹈雪过来亭上坐,竹閒疏蕊忽横枝。

陈焦心息尽,死意不期生。何幸光华旦,流人归上京。愁将网共解,服与代俱明。复是三阶正,还逢四海平。谁能定礼乐,为国著功成。

彖辞六十四,三十四方贞。干事匪正固,难求心外亨。

浩荡青冥。正凉露如洗,万里虚明。鼓角悲健,秋入重城。仿佛石上三生。指蓬莱路,渺何许、月冷风清。倚南楼、一声长笛,几点残星。西风旧年有约,听候蛩语夜,客里心惊。红树山深,翠苔门掩,想见露草疏萤。便乘风归去,阑干外、河汉西倾。笑淹留,划然孤啸,云白天青。

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万马饮淮貔虎肃,六师扈跸水云寒。欣瞻幕府莲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狼望已销归庙略,更持韵语访任安。

虫有避债夫,缉茧枝间缀。窃食柽松毛,负之以为盖。首鼠开两端,见人深拒闭。想汝作债初,已作逃匿计。小儿不汝赦,推寻见根柢。计穷挺身走,终日失其竁。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清景不可失,寻君趣有余。身高避事后,道长问心初。出处名则异,游从迹何疏。吟看刻尽烛,笑卷读残书。露彩生笔砚,风音入庭除。平明仙侣散,觳觫动回车。

蛟鳄垂涎历畏涂,如今欢喜去携锄。一生患难休回首,疋似元符曾上书。

髯郎风度幕中莲。已师范,使君贤。骥足快腾骞。道好个、庞家士元。沧浪高兴,寒花晚节,秋色满淇园。一*愿遐年。要都酿、君家百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