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立春三绝

摄提东直斗杓寒,骤觉中原气象宽。
天为两宫同号令,不教春岁各开端。

作品评述

诗词:《元日立春三绝》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摄提东直斗杓寒,
骤觉中原气象宽。
天为两宫同号令,
不教春岁各开端。

中文译文:
摄提东方的北斗杓寒,
突然感觉到中原的气象开阔。
天空中两宫的星辰共同宣布命令,
不让春天年岁各自开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秦观写于宋代的作品,描述了元日和立春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含义。

首先,诗中提到了摄提东方的北斗杓寒,这是指北斗星位于东方的情景。北斗星是古代导航和测定方位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象征着寒冷的冬天。作者通过描绘北斗杓寒的景象,表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寂静。

接着,诗中写道突然感觉到中原的气象开阔。中原是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带,广阔而开阔。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元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预示着寒冬即将过去,大地将迎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然后,诗中提到天空中的两宫同号令。这里的两宫指的是天上的两个星宿,可能是指斗宿和牛宿。同号令表示它们发出相同的声音或信号,可以理解为它们共同宣告春天的到来。这种宣告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来临是确定而真实的,给人以希望和喜悦。

最后,诗中提到不让春天年岁各自开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希望春天的到来能够统一整个世界,不让春天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到来,而是以同样的方式和氛围开启。这种统一的开启方式可以理解为对人们共同的期待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日和立春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整个世界统一、和谐的愿望。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受。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推荐

日长昼加餐,夜短朝馀睡。春来寝食间,虽老犹有味。林塘得芳景,园曲生幽致。爱水多棹舟,惜花不扫地。幸无眼下病,且向樽前醉。身外何足言,人间本无事。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圣恩信是过文帝,迁客由来得楚州。吊古有时寻赤壁,采芳终日对沧洲。那堪迟暮番为别,木落江寒望去舟。

漏尽鸡号厌夜行,年来小器溢瓶罂。弃官纵未归东海,罢郡犹堪作水衡。幻色将空眼先暗,胜游无碍脚殊轻。空烦远致龙渊水,宁复临池似伯英。

山行渐欲堕荆榛,夹道黄花独尔新。野外篱边非失所,尚能寒眼动诗人。

荷衣拭泪几回穿,欲谒朱门抵上天。不是尚书轻下客,山家无物与王权。

野寺重来记昨游,一弹指顷几经秋。五峰绝顶双松树,相识儿时到白头。

旅锁倾城慰寂寥,诗篇到眼见贤劳。三年鸾凤风声好,万里骅骝地步高。

东篱菊尽,遍园林败叶,满地寒荄。露井平明,破香笼粉初开。佳人共喜芳意,呵手剪、密插鸾钗。无言有艳,不避繁霜,变作春媒。问武陵溪上谁栽。分付与南园,舞榭歌台。恰似凝酥衬玉,点缀装裁。东君自是为主,先暖信、律管飞灰。从今雪里,第一番花,休话江梅。

迢迢千尺松,下有绿发龟。流膏穿厚地,配此凌云姿。隐见虽若殊,雪霜俱不移。置身苟身地,共保千岁期。

无闷吾无欲,浮沉谁使然。命通公道日,自是艳阳年。鸾凤能寥廓,鲂鳟幸弃捐。由来食肉士,久亦忘腥膻。

小著盐醯助滋味,微加姜桂发精神。风炉歙钵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

如何喜。自喜自知可矣。天地与人同一理。世间知者几。六十循环卦气。岁岁二分二至。坎险何妨离附丽。共谁研底里。如何乐。□见孤蟾轮廓。莫道个中难捉摸。细寻应会错。斫桂吴生善谑。管甚高深广博。记取嫦娥端的约。当空圆不落。如何快。认得吾庐堪爱。虚敞玲珑无障碍。主人常

先生已到舍,稚子未归樵。草晚牛羊病,场登雀鼠骄。孔颜虽困鲁,夔契未忘尧。自笑非逋客,烦君重见招。

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舞山家。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

引吭向层霄,声闻期在耳。鼓吻意岂疏,知音何已矣。安得九皋同,流响入万里。

文字未科斗,图书未龟龙。粲然天地间,此理触处逢。是谓象这祖,而为数之宗。吴犧古神圣,先得人所同。文因而繇之,旦出亦并雄。讫于我孔圣,天命滋益恭。浑然一理贯,密察而从容。刮变与象占,四者固所崇。推辞以知变,象占在其中。荒荒秦汉后,学者昧所从。不以灾异会,则心

雕鞍去去不容攀,柳下门墙辍往还。可但征商私龙断,不妨拄颊看巾山。右军墨妙惟修禊,太傅才高亦抱关。只尺亲庭毋苦恋,有人能伴适尔床。

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为伊憔悴得人怜。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