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黄溍的《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七)赤城》
拼音和注音
bái dào rén jì xī , qīng yá yún qì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人迹:人迹rénjì[humanfootmarks或footprints;tracesofhumanpresence]人的足迹;指人荒无人迹。
云气:稀薄游动的云。
白道:白道báidào[lunarorbit;moon'spath]指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白道báidào江湖上称正派人为白道,邪派人为黑道
黄溍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原诗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