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赋得云溪别棹送宪从事赴京师》
拼音和注音
yún fēi gé xī shuǐ , wàng wàng gé céng y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望望:1.指探望。2.急切盼望。3.失望貌;扫兴貌。4.犹看看。5.瞻望貌;依恋貌。
溪水:指水道窄而浅,水流速度变化多端,多处于河流上游山谷的自然淡水。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手折台上柏,送君天外心。
云飞隔溪水,望望隔层阴。
仙棹去俄顷,沧波杳难寻。
行将拂霄汉,发轫当在今。
我有千古怀,寄情江海深。
别离贵有赆,愧无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