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巽过瀛州感旧

览君关外感怀篇,重到藩城倍怆然。
岂为宦游无定止,却思世故易推迁。
流年忽复龙周纪,急景仍逢雁去燕。
物是人非重惆怅,空馀陈迹吏民传。

作品评述

《和张仲巽过瀛州感旧》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了你写的离别怀旧之作,
我重回藩城倍感伤情。
难道官场生涯无定所,
却思虚华易推迁。
时光荏苒又到了龙周纪,
急景依然有雁去燕。
物是人非让人心痛,
只留下陈迹由吏民传。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颂对友人张仲巽的离别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旧之情。苏颂回忆起曾经在官场上的经历,感叹官场生涯的不定和世事变迁的无常。他看到时光飞逝,景物迅速变化,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惆怅之情。他认识到,物是人非,人事已非,只留下一地的陈迹,由后来的吏民来传承。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离别和自身经历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离别之情与时光的流转、景物的变化相对照,突显了作者内心的痛楚和无奈。作者通过对物是人非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让读者在感叹时光匆匆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前日偶从河上饮,文章何可并英游。

十月水西寺,兴穷还为留。净坊深闭雨,虚阁暗藏秋。妄尽霜中叶,身闲水上鸥。知几伤太白,五月念貂裘。

碧海无风镜面平,潮来忽作雪山倾。金桥化出三千丈,闲把松枝引鹤行。

驾鹤排朱雾,乘鸾入紫烟。凌晨味潭菊,薄暮玩峰莲。玉叶低梁下,金飗引窗前。啸傲云霞际,留情鳞羽年。

多年破衲不胜针,一曲胡笳无古今。往日闻韶独忘味,守株人在月西沈。

地将灵气吐林峦,至宝曾淘瓦砾间。若把图经重校定,此山宜唤作金山。

二月春光泼眼深,携樽宴客小亭东。酒当半醉半醒处,春在轻寒轻暖中。拂槛柳添吟鬓绿,压阑花妒舞衣红。晚来听唱梁州曲,声绕吴姬扇底风。

朝驱下越坂,夕饭当吴门。停车吊古迹,霭霭林烟昏。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星临斗牛域,气与东南吞。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落日见海色,长风卷浮云。山椒载遗祠,兴废今犹存。香残吊木客,树古啼清猿。我来久沈抱,重此英烈魂。吁嗟属镂锋,置尔国士冤。峨峨姑苏台,荆棘

早见高皇宇宙新,耄年犹作太平民。虚名仅可欺横目,戆论曾经犯逆鳞。原野暮云低欲雨,陂湖秋水浩无津。萧条生计君无笑,一钵藜羹敌八珍。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院荒有古意,僧少无人声。徘徊楠阴下,赏此落日明。著书亦何急,寂寞身後名。今年复止酒,歌舞陈空觥。不如且消摇,出门随意行。看竹入废园,望江上高城。纤纤素月出,霭霭苍烟横。此夕当复奇,缑山吹玉笙。

落去梅堪裹,乍开台更重。老怀非我独,幽质为谁容。短发簪犹惜,高轩咏可供。还愁早衰歇,无以慰疎慵。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寿张种漆将为器,假用终能及里闾。我植青松期偃盖,苍然相对雪霜余。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