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阻风雨

一江风雨送春归,漠漠汀洲白路飞。
舟子相呼更添缆,水来新没钓船矶。

作品评述

《池口阻风雨》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江风雨送春归,
漠漠汀洲白路飞。
舟子相呼更添缆,
水来新没钓船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湖之景,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风雨中的江面上,春天即将离去,河岸上的白色道路在雨中模糊飞逝。船夫们彼此呼喊,紧握绳索,以增加船只的稳定性。水位上涨,新的水面淹没了垂钓的石头船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行将过去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江湖的景色和船夫们的努力,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生活不息的主题。风雨代表着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而白色的道路则象征着春天即将消逝的痕迹。船夫们的呼喊和增加船只缆绳的行动,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动荡和风险时的团结和努力。最后,水位的上涨和船台的消失,给人一种无常和无奈的感觉,暗示着人生的变化和无法预测的未来。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人生和时光的流转。这种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描写,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和哲理,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秋晚佳辰重物华,高台複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毕雨,日痕清澹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山巑屼,立屏幛。山上无花不见春,下山花落空惆怅。嫣香空后芳草萌,芳草萋萋愁更生。子规啼血不见花,春又别我天之涯。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秋雨五更头,桐竹鸣骚屑。却似残春间,断送花时节。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绣被拥娇寒,眉山正愁绝。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但想燕山吹暖律,炎天岂不解飞霜。

宝叔祠前落照红,平湖万顷碧涵空。个中有景君能道,添入三贤诗句中。

高闬营层构,翚飞势自伸。已闻能赋客,空忆带星人。彫槛凭秋迥,朱扉敞汉新。龟趺清刻在,谁共继芳尘。

莫向蓬蒿恨不遭,梦魂曾钓海山鳌。当时不合轻仙事,惆怅灵风满碧桃。

乍听归燕语窗栊,催放莲灯万炬红。扫尽妖氛春色外,唤回和气雨声中。时机翻覆须天定,人事扶持愿岁丰。幕府贤劳愧群彦,吟诗留俟采民风。

丝客纷纷鼓乱挝,两山迎接赐衣来。白云恐污山翁耳,重锁此门不放开。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霜橙可为齑,冰鱠思下筹。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山云披披日翳翳,涧冰衷甲风拥篲。纸窗透明竹扉闭,蒲团坐稳柏烟细。於羊去智鱼得计,优哉游哉聊卒岁。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五湖千里吞吴天,馆娃宫殿何悠然。银山铁垒挽不动,万丈夕阳如血鲜。野有固陋元不识,光芒夺眼眼无力。长安路远人不来,信道举头惟见日。煌煌火德千载期,赤帝之子张赤旗。岁寒水冷自可畏,岂必夏盾同冬衰。冯夷舞归惊且悦,幽壑沉沉忽金阙。媚川谩道水含珠,照水讵夸虹贯月。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