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今宵举杯酒,陇月见军城。
堠火经阴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记,强虏几时平。

作品评述

《送古之奇赴安西幕》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奔赴边疆的深情告别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诗中诗人回忆起与兄长在武装部队一起度过的十年时光,如今他们在军营中相聚,举杯共饮,这一夜他们在陇月下见证壮丽的军城。夜晚中,堠火的余烟在阴暗中消逝,边地的人们开始起程。诗人饮酒后,殷勤地送兄长出发,希望收到他的书信报告,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平息虎视眈眈的敌人。

这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人以兄弟之间的情感为载体,表达了对国家边疆事业的关注与祝福。诗中使用了与战争相关的词语,如军城、堠火,增强了诗歌的战争氛围。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告别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十年兄,相逢五次营。
今夜举杯酒,陇山下军城。
堠火经阴逝,边人接晓行。
殷勤送书报,强敌何时平。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亲友的关切。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兄长平安的期望。整首诗还体现了当时边疆地区的严峻和战乱,以及壮士们奋勇向前的英勇形象。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天将物色助诗鸣,秋入吟肩句倍清。欲为鲈专修故事,喜闻鸿雁寄先声。脱身鞅掌谋须早,过眼纷华梦已成。它日柴桑许同社,为君漉酒具南烹。

机锋相拄不争多,父舞三台子唱歌。若问一时同啐啄,菩提般若六波罗。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野水明窗几,通渠遶屋流。鹭冲烟织素,鱼避月沉钩。

菖蒲泛酒香。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白雪堆穠李,红蓝染靓桃。晨妆须蚕看,莫待日华高。

往往到城市,得非征药钱。世人空识面,弟子莫知年。自说能医死,相期更学仙。近来移住处,毛女旧峰前。

我友西溪上老耽,□书未省华颠。春工*酿一家天。花栏红日染,柳岸绿风牵。有子有孙兰映玉,可人不坠青毡。吟诗酌酒过年年。幅巾藜杖子,真个隐神仙。

云卧空山抱月明,不将此手揖公卿。诗狂肯换五花马,酒兴径乘双玉瓶。老子胸吞云梦泽,夜寒笔卷雪涛声。三生杜牧能容否,醉眼何妨一笑横。

逍遥自在何拘束,天地希夷无返覆。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月明边徼静,戍客望乡时。塞古柳衰尽,关寒榆发迟。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今夜青楼上,还应照所思。

撩拨游人思不禁,也缘尤物荡人心。今宵雪向花间作,应妒此花红太深。

屋傍青山下,人归苍莽中。未开云外户,先听水边松。

只存我与二三公,可叹人生瞬息中。给使老来身未死,知能几度见春风。

天长地阔多岐路,身即飞蓬共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赫日曈曈涌海门,黄流混混泝河源。功成一日书仙籍,链骨成金不足言。

虽无鹦鹉鸟,亦欠琵琶姬。纵使敲方响,獠奴佯不知。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散帙南窗更清绝,兴来直欲跨飞翰。

两手擘鸿濛。慧剑飞来第一峰。外道修罗惊缩项,神通。造化元来在掌中。煅炼玉炉红。橐龠吹嘘藉巽风。十月脱胎吞入腹,坤宫。立见三清太上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