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作品评述

《寄题钦之草堂》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In Henan, there is an underground current, flowing beneath the roots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Great virtues do not remain hidden, they emerge as a pure source of help and salvation.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This public source of aid is at the forefront, with the Taihang Mountains serving as its gate.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Bamboos are cultivated along the fences, and a chorus of birds sings at dawn.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Looking up, one sees floating clouds in the sky; looking down, one sees rushing waters.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In the distance lies a winding valley, where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 Yuan still stands.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The host of this place is an elderly man, truly a descendant of the Shangyan family.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In the past, he held high positions and often received unwelcome advice.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Even the emperor's expression changed, and the voices of the officials were silenced.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Amidst the solemn ice and frost, the warmth of white jade remains unchanged.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The origin of this gentleman's importance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in detail.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Sir, do not forget about your humble abode, for the court awaits your esteemed presence.

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位于河南太行山脉根部的草堂,它是一个公家提供援助的重要之地。诗人以流水、云彩和竹林等自然景物作为背景,展示了这个草堂的清幽和宁静之美。

诗中提到了李愿的故居,他是一个受尊敬的长者,也是商岩孙的后代。商岩孙指的是商鞅,他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里暗示着主人的家族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主人过去的经历,他曾担任要职并屡次听取不同寻常的建议。这些经历使得权贵们对他起初产生了动摇,但即使如此,他仍保持了内心的坚定,并在崇高的品质中保持了温暖与纯洁。

整首诗表达了对这个草堂和主人的赞美和敬意,诗人希望主人不要忘记他的草堂,因为朝廷正期待着他的归来。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并通过对主人经历和家族背景的提及,展现了对他的尊敬和敬佩。它传递了对清静与纯洁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物品质和历史地位的重视。整体上,这首诗词在美化自然和传递价值观之间取得了平衡,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写作风格《寄题钦之草堂》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在河南有一条潜流,流经太行山的根基。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伟大的德行不会被埋没,成为纯净的救助之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这份救助源泉属于公家,太行山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竹篱修剪整齐,百鸟在朝阳下鸣唱。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抬头望见飘动的云彩,低头看见水流奔腾。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远处是蜿蜒的山谷,李愿的故居依然存在。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主人是国家的长者,实际上是商鞅的后代。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曾经担任重要职位,屡次接受与众不同的建议。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连天子都为之改变神色,众官们的声音也被压制。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寒冷的冰霜之中,白玉的温度不变。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主人的重要身份难以具体论述。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主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草堂,朝廷等待着主人的尊临。

诗意和赏析:
《寄题钦之草堂》描述了太行山脉根部的一座草堂,它是公家提供帮助的重要场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流水、云彩和竹林,展示了这座草堂的宁静美丽。

诗中提到了李愿的故居,他是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同时也是商鞅的后代。商岩孙指的是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者,这暗示着主人的家族在历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主人过去的经历,他曾担任重要职位,多次接受与众不同的建议。这些经历使得权贵们开始对他起疑,甚至连天子的神色都因此改变,众官们的声音也被压制。然而,主人依然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纯洁,如同白玉般温暖。

整首诗赞美了这座草堂和主人,诗人希望主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草堂,因为朝廷正等待主人的尊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色、提及主人的家族背景,表达了对主人的尊敬和敬佩。诗中传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月里琼宫不禁寒,谁令白昼堕人间。阴风淅淅来深谷,晴雪霏霏溅雨山。静爱飞流聊洗耳,坐看绝磴可怡颜。红尘势客那知此,赤脚青松意自閒。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随分栽蔬复种花,逐时温酒又煎茶。两儿能售严州屋,便可归来共一家。

紫岩隈兮青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芳靃蘼兮荫蒙茏,幽人构馆兮在其中。靃蘼蒙茏兮开樾馆,卧风霄兮坐霞旦。粤有宾兮时戾止,樵苏不爨兮清谈已,永岁终朝兮常若此。

琵琶未尽使人嗟,泪洒华林御苑花。今日闻韶无处所,雁烟蛩雨属他家。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著牙卖朱紫,断钱赊举选。(见《纪事》)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梦李白歌》)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花额上堆翠葆,远山横处星眸。绛宫深锁暮云浮。月破黄昏时候。谁谓霞衣玉简,便孤彩凤秦楼。桃源不禁昔人游。曾是刘郎邂逅。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日落沙犹白,云移水更清。高人弄明月,只欠紫鸾笙。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亦曾乐半夜,传筹

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一文一武偶相逢,说尽英雄各不同。俱往长安朝圣主,姓名终是达天聪。

风月生来人世,梦魂飞堕仙津。青春日日醉芳尘。一鞭花陌晓,双桨柳桥春。前度诗留醉袖,昨宵香浥罗巾。小姬飞燕是前身。歌随流水咽,眉学远山颦。

钟山云气近蓬莱,楼阁重重锦绣堆。兜率宫从天上降,椤花向月中开。道林再世承恩泽,圜梧当关震法雷。祖道一丝悬九鼎,提持全仗出群材。

微生巾褐本蒿莱,叨遇优贤府第开。云绕连甍依象阙,玉调清管下钧台。几年忆共鹓鸿侣,今日惭非住石材,莫讶门庭光采盛,金舆亲屈至尊来。

土断既已久,北人谁复论。莫嗟前辈远,尚有束书存。未免文科事,犹须素业尊。怅余今白首,宁复振吾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