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亭皋。

作品评述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横空初不跨鹏鳌,
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
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一枕昼眠春有梦,
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
往在钱塘尝语晦叔,
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
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
只今榕叶下亭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字画家江晦叔为题材,表达了苏轼对晦叔的敬重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晦叔的境遇和自己与晦叔的交流,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引用陶渊明的《止酒》诗,表达了对晦叔酒量减少的理解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意象描绘了作者与江晦叔之间的情感和交流。首句描述了晦叔的画作横空展示,以及作者对晦叔的敬佩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晦叔在胡床上一步步升高的形象,暗示了晦叔在艺术创作中的卓越成就。

下一段中,作者谈及了与晦叔的交流。晦叔曾经告诉作者他有一次梦见自己飞起来,而作者也感受到自己和床一起漂浮在空中。这种奇特的梦境揭示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对超越现实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昼间的春梦和夜间扁舟渡海的情景。这些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无拘无束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到现实,回到钱塘(指杭州)与晦叔共享颠茶(指斗茶)。晦叔曾经告诉作者陆羽也擅长斗茶,而诗人则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与晦叔在茶道艺术上的共同兴趣,以及对晦叔的赞美和怀念。

接着,诗人提到陶渊明的《止酒》诗,将其与晦叔的酒量变化相联系。诗人理解了晦叔减少饮酒的决定,并以此表达了对晦叔的深切关怀和赞赏。

最后一句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作者与晦叔的对话,指出晦叔所在的地方是南方的荒凉之地,但现在变成了繁茂的榕树下的亭子,暗示了友情的长久和晦叔艺术的传承。

总的来说,《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江晦叔的敬重和友谊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晦叔艺术成就的赞赏,以及对友谊和理想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浯溪见了紫岩回,独笑春风尽放怀。谩向世人谈昨梦,便来唤我作诚斋。

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移在花业里面。请君看。惹清香,偎媚暖。爱香爱暖金杯满。问春怎管。大家拚、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犹肯自、轮我鸳鸯一半。

小雨山寒占麦秋,溪南溪北水交流。桃花又报东风急,云带雨来山欲浮。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幡然弃旧习,布裙牵鹿车。拜姑礼云毕,提甕汲自如。富贵此一时,何可忘厥初。

百物冻未活,初逢卖菜人。乃知粪土暖,能发萌芽春。柔美已先荐,阳和非不均。芹根守天性,憔悴涧之滨。

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楚楚桐孙秀,愿交惭不量。新诗吾退舍,前辈子堂堂。刮目鲸掀海,经年骥伏箱。斯言傥不验,我欲罪穹苍。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

右军怀逸民,向平悟《易》卦。如何不决去,皆云待婚嫁。区区儿女情,达士何足挂。我今履其境,此语叵深讶。嗟予丧乡土,旧业废耕稼。连蹇五九年,玄发忽已化。一女首甫笄,两男肩相亚。依依向父情,款款接言话。素怀归衡庐,顾此岂遑暇。寒鸡翼其雏,鸣鸠均上下。物性犹有然,

北风何飕飕,木叶下未已。闭门读古书,世念书中起。酒馔倾南邻,笙歌喧北里。欢娱极寒夜,不知漏下几。忽闻南来雁,起坐频抚几。树蘐未有期,食芹空叹美。

我有嘉宾宴乍欢,画帘纹细凤双盘。影笼沼沚修篁密,声透笙歌羯鼓干。散后便依书箧寐,渴来潜想玉壶寒。樱桃零落红桃媚,更俟旬馀共醉看。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九霄云路奇哉险,曾把冲身入太和。今日东归浑似梦,望崖回首隔天波。

马前山色连天起,竹外溪声动地来。试过溪桥访山寺,清风为我拂尘埃。

泽水回环六七里,中流拥出一廛市。桃花吹流鳜鱼肥,红蓼翻风蟹螯美。渔郎业渔相忌猜,欲晓未晓红上来。举罾交错不知倦,欸乃又入云涛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