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颖谷悲。

作品评述

《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夫人已经七十岁,还有母亲期待着长寿。不愿让千山传递丧讯,仍然应该拖延一场疾病。孝顺留在天下人的口中,身为女性却成为楷模。直到享用了君王的美食,才让颖谷的人悲伤起来。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写给他的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的挽词。夫人已经七十岁高龄,但她的母亲仍然期待着她能够长寿。诗中表达了杨万里对夫人的敬爱和对孝道的赞美。他认为夫人不愿让千山传递丧讯,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之心,即使面临疾病也要拖延,以便让母亲安心。夫人身为女性,却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楷模,展现了她的高尚品德。最后,诗人提到夫人享用了君王的美食,这让颖谷的人感到悲伤,可能是因为夫人的离去让他们感到失落和伤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夫人的敬爱和对孝道的赞美。通过描绘夫人的高龄和对母亲的孝顺,诗人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夫人不愿让千山传递丧讯,体现了她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夫人身为女性却成为了楷模,显示了她的高尚品德和对社会角色的充分发挥。最后一句提到夫人享用了君王的美食,给整首诗词带来了一丝悲伤和离别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夫人的敬爱和对孝道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社会角色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霜天寓直夜,愧尔伴闲曹。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檐前万点落珠玑,乳燕梁间嫩学飞。水汇百川人迹绝,苔封三径马蹄稀。田塍湓溢禾生耳,薜荔芊绵垣有衣。江上何偿表兴尽,却乘新涨棹舟归。

长鉟周都尉,闲如秋岭云。取蝥弧登垒,以骈邻翼军。百战百胜价,河南河北闻。今遇太平日,老去谁怜君。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弯弧五百步,长戟八十斤。河湟非内地,安史有遗尘。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风摇荡,雨濛茸,翠条柔弱花头重。春衫窄,香肌湿。记得年时,共伊曾摘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关山隔,晚云碧,燕儿来也,又无消息。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折冲自古在精神,从事兵车亦苦辛。羽扇纶巾前日事,尚能谈笑静风尘。

自脱羸骖野水滨,隔桥孤倚欲迎人。经年不睹雪霜面,一夜顿回天地春。姑射仙犹疑昨梦,首阳人恐是前身。岁寒莫问何晚,毕晚竟凡花落后尘。

逢仙之岭皆悬崖,下有溪水青于苔。丹枫吹过水西去,白鸟飞上崖边来。行道一翁心甚急,石磴硗磝行不及。前临绝壑后深岩,欲避前呵无处立。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过江籍甚颜光禄,又作山中老树看。赖是元龙楼百尺,雄谈夜半斗牛寒。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道孚姑已矣,何患不声名。

客从何乡来,挟矢身汉月。杀身傍权要,门户有旌节。

八珍一箸千金价,往往精疱贱惠文。莫道形模大刚拙,剖珠也解献殷勤。

粉落空床弃,尘生故箧留。先来无一半,情断不胜愁。

稽山翠入家家窗,此家清绝无与双。丹葩绿树锦绣谷,清波白石玻璃江。一堤茂草有眠犊,数掩短篱无吠尨。北轩商略可散发,借与放翁倾酒缸。

一痴便了公家事,尽可与诗宽作程。书册不嫌官屋冷,香匜相对歙溪晴。熟知白鹭难为伴,烦见青山且寄声。此别不过旬日耳,又携孤啸上江城。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国是归宗相,儒科看嫡传。与时常落落,持论极拳拳。柄用无韩范,师承有涧瀍。衣冠何足论,父子世称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