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作品评述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是苏轼的一首诗,描述了苏轼对已故友人文与可的怀念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
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
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
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
却吊断弦人。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文与可的怀念之作。苏轼认为自己在世间没有被真正理解的人,只有文与可曾经一瞥过他的才华所在。虽然文与可已经去世七年,苏轼在看到他的遗迹之后写下了这首诗。他感叹道,他们曾一同追求艺术,如今文与可和他的才华都已逝去,那么在当下,还有谁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艺术之美呢?苏轼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如同失去了运用笔墨的能力和创作诗歌的能力。他感慨于这一切,却只能自己默默地怀念着已逝去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文与可的追思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怀疑。苏轼认为自己在世间无人理解,只有文与可曾看到过他的才华所在,这突显了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独特才情。然而,随着文与可的离世,苏轼感到自己与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已经消逝,使得他产生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质疑。诗中的笔与子逝去的意象,以及诗句中的运斤质和断弦人,都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创作才华逝去的忧虑和对时代现状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表达对已逝友人的怀念和对自身才华的思考,展示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矛盾。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重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才情和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白云处士来观乐,翠黛佳人笑击瓯。

闻道华胥国,依稀似醉乡。近来参得透,睡稳不因床。

西山有蕨北山薇,荷雨锄烟不疗饥。但得县官如卓鲁,此言只恐未曾知。

肩舆晓踏江头月。月华冷浸消残雪。雪月照疏篱。梅花三两枝。人怜花淡薄。花恨人牢落。不似那回时。醺醺醉玉肌。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京华豪饮酹千锺,濯锦江边怯酒浓。烈士壮心虽未减,狂奴故态有谁容?折梅著句聊排闷,闭户焚香剩放慵。午枕如雷君莫怪,西风吹梦过吴松。

从来赐达由果,不说岛瘦郊寒。政誉追还小范,诗名压倒方干。

夜长忆白日,枕上吟千诗。何当苦寒气,忽被东风吹。冰开鱼龙别,天波殊路岐。

忝居言偃室,偶在郑公乡。尽识阶庭秀,多窥屋壁藏。数行杜陵泪,一瓣孔林香。吾老无行役,何由沥奠觞。

斫断老葛藤,打破狐窠窟。豹披雾而变文,龙乘雷而换骨。咄,起灭纷纷是何物。

秋阴出南郭,佳色来远山。悠然渡野水,却宿前林间。朝气锐幽步,相携上孱颜。行穿绿萝远,共爱青杉闲。已穷高原路,忽得双石关。飞烟带香气,深木藏幽潺。景晏钟磬寂,桂花满苔斑。道人一尊酒,时听风珊珊。多悟从此始,尘缘谅能删。空廊对微雨,亦复不知还。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顿觉春温却夜寒。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忠以尽诸己,其中不容伪。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

野鸟休惊起,浮云莫厌看。松萝秋后碧,岩谷暑中寒。

藩镇各传新号令,山河那复旧提封。归时剩语骑鲸老,坚卧无如涧底松。

小戎俴[1]收,五楘[2]梁輈[3]。游环胁驱,阴靷[4]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5]。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6]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7]軜[8]。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俴驷孔群,厹[9]矛鋈錞。蒙伐有

君不见中山毛颖生,纂录百氏编群经。又不见革华祖都尉,殿上承恩举足耳。二物名誉由韩公,无乃衮褒俱中理。君家酒罍依图书,短项独喜觞吾儒。我加翁名乃率尔,诸公过听欢有馀。翁名称意仰来前,再拜不愿封酒泉。倾怀解贾吟笔勇,注想只愁客杯乾。主人冥心通与穷,从渠自引琉璃

合吹八风金奏动,分容万舞玉鞘惊。词昭茂典光前列,夕曜乘功表盛明。

琼林玄圃叶。桂树日南华。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明朝阙门外。应见海神车。

春入桃花水涨溪,蔷薇隔屋粲成篱。湖山正为诗人好,早赋归欤要抵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