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作品评述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是唐代杨巨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抒发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自然景物的沉浸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解向花间栽碧松,
在花丛中栽种翠绿的松树,
门前不负老人峰。
在山门前,倚老人峰而建,
已将心事随身隐,
把心中的事物尽情地隐匿,
认得溪云第几重。
辨别出多少层次的溪云。

诗意和赏析:
该诗描绘了五老峰下的费君书院,以及其与山川自然的关系。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描述,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杨巨源以解向花间栽碧松作为开头,以松树的翠绿与花丛的盛开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书院的清幽和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倚老人峰而建的费君书院,以山峰为背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景色,突出了书院的高峻之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将心事随身隐,将内心的烦恼尽情地隐藏起来,突出了游山享受自然景色的心境。

最后一句"认得溪云第几重",通过作者辨别出的溪云层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熟悉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五老峰下费君书院所领略到的山水之美,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赞叹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赏析,诗词将读者带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山水的瑰丽和神奇之处。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雨睛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年来慵堕畏多愁,怕见群才得意秋。题柱敢期乘驷马,隐鄽端欲舍蜗牛。既成春服柳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宝势中流起,香园此布金。鸽栖秋殿冷,龙伏夜潭深。水鸟衔生食,江神听梵音。

梦破松声枕上闻,睡魔夜半战吟魂。初疑秋雨连江岸,乍觉寒潮上海门。招引好风来古寺,追随月色下前村。晚行欲问声来处,郁郁苍波漫不分。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天公团白雪,戏作毛物形。太阴来照之,精魄孕厥灵。走弄朝日光,赩然丹两睛}。不知质毛异,乃下游林坰。一为世俗怪,罝网遂见索。我尝论天理,于物初无营。妍者偶自得,丑者果谁令。豺狼穴高山,吞噬饫膻腥。苍鹰{娉女换扌}不得,逸虎常安行。是惟兽之细,田亩甘所宁。粮粒不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为谁风鬓涴新妆。半树入村春暗。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高情数笔寄微茫。小寝初开雾帐。

割生献馘古来无,解道功成万骨枯。白草黄沙风雨夜,冤魂多少觅头颅。

素幕悠悠逼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西风吹雨叶还飘,忆我同袍隔海涛。江塔眺山青入佛,边城履雪白连雕。身离世界归天竺,影挂虚空度石桥。应念无成独流转,懒磨铜片鬓毛焦。

晴日晖晖转绿摐,东风应候物华新。归来燕子已知社,开到海棠方是春。浅碧平添湖面水,软红浮动马蹄尘。杜陵野老虽贫困,援笔犹能赋丽人。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八州贤牧喜休兵,千骑重来竹马迎。万瓦连甍存比屋,十年回首赖长城。举觞谈笑精明甚,缓带登临步武轻。多是门墙旧宾客,愿公黄发佐升平。

此度春非草草回,美人休著剪刀催。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并来。

帘幕祥风动玉钩。凤箫声彻瑞烟浮。萧郎玉女来相会,今日齐眉醉玉楼。同富贵、共风流。一封花诰一封侯。更须有子腰金斗,镜里双鸾到白头。

秘泄瀛寰亦一奇,龙钟为显古须眉。来师造化寻穷壑,散落天花写与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