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渔的《赠柯岸初联》
拼音和注音
jiàn yuán mí jiǔ wàng mí zūn , kàn cǐ jì sān gōng , dōu shì dāng nián děng bè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公:中国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此际:此时,这时候。
弥久:长久;愈久。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原诗
谏垣弥久望弥尊,看此际三公,都是当年等辈;
封事愈多功愈懋,卜将来一擢,尽补往日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