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谢庆成诗十韵

圣孝当天世继明,两全能飨礼交行。
路朝躬款三年报,斋寝先端七日诚。
穹厚博临通肸蠁,祖宗严祀极专精。
冕章从质更新制,钟虡铿纯复旧声。
舞佾前陈徽烈茂,燎烟升达上仪成。
不祈厚福归诸己,务达庞恩及庶氓。
还御端闱孚大号,载颁元历庆鸿名。
欢谣沸渭盈都辇,协气旁流浃海瀛。
百辟旅庭纷岳抃,四方延首效葵倾。
帝心虔巩常无怠,亿万斯年享治平。

作品评述

《恭谢庆成诗十韵》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敬谢庆成功诗十篇,君王圣德天下显明。无论礼仪或交际,都能受到各方的赞赏。朝廷上,他一直恭敬地奉献,三年来一直如此。在斋戒和寝宫中,他首先端正自己,七天如一,一直持之以恒。他的学识广博,能涉猎各个领域,祭祀祖宗时非常庄重专注。他将制度进行改革,使冕章更加符合质朴之道,钟声更加悠扬清脆。他舞佾前表彰了陈徽和烈士茂材,燃起了升达上仪的烟火。他不仅祈求自己得到厚福,也致力于给予庞恩和百姓幸福。他重新回到朝廷,受到了大号的欢迎,颁布了元历来庆祝他的崇高名声。欢呼声在渭水和都城中回荡,气氛融洽,浸润了海洋和河流。各地的官员纷纷效法,四方的人们纷纷效仿,如同向太阳的向日葵一样。皇帝的心虔诚巩固,亿万年来享受着治世的平安。

诗意和赏析:
《恭谢庆成诗十韵》这首诗是苏颂对皇帝的称颂和感谢之作。诗中表达了对皇帝圣德的赞美,他的仁德和智慧被全天下所认可。诗人称颂皇帝在礼仪和交际方面的卓越能力,他能够得到各方的喜爱和尊重。并且,皇帝恭敬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不辞辛劳,三年如一,一直保持着端正的举止。他对学识的广博探索使他能够涉猎各个领域,他对祖宗的祭祀非常庄重认真。皇帝对制度进行改革,使得国家更加纯朴和富有活力,他的冕章和钟声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还表彰了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和杰出人才,使他们的名字升华到更高的境界。皇帝不仅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关心庶民和百姓的福祉。他回到朝廷受到热烈欢迎,颁布了元历庆祝他的名声。全国人民都为他的荣耀而欢呼,这种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国家,浸润了大江大海。各地的官员纷纷效仿,四方的人们纷纷向皇帝效忠,如同向太阳的向日葵一样。皇帝的虔诚和治国能力使亿万年来国家都享受着安治和繁荣。

这首诗词体现了对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赞美了他的圣德和智慧。苏颂通过描绘皇帝在各个方面的卓越能力,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诗中融入了对祖宗的尊崇和对英雄的赞扬,彰显了皇帝对传统文化和国家发展的重视。整首诗词气势恢宏,充满庄严,通过对皇帝的赞美,表达了对治平和繁荣的向往,以及对皇帝的忠诚和支持。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对宋代皇帝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是对宋代治平和繁荣的美好期望。它通过描绘皇帝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呼吁各地官员和人民效仿皇帝的榜样,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整首诗词语言华丽,韵律流畅,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展现了宋代社会对皇帝的崇敬和赞美,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濛濛花上雾,五月海榴红。幽禽哢晴昼,叶底听惺憁。

梅萼才开巳乱飞,不堪雨打更风吹。萧萧只隔窗间纸,瓶里梅花忽不知。

轻衣稳马槐阴路,渐近东来渐少尘。耳闹久憎闻俗事,眼明初喜见闲人。昔曾对作承华相,今复连为博望宾。始信淡交宜久远,与君转老转相亲。

葵扇秋来贱。阿谁知、初回轻暑,又教题遍。不是琵琶知音少,无限如簧巧啭。倩说似、长门休怨。莫把蛾眉与人妒,但疏梅、淡月深深院。临宝鉴,欲妆懒。少时声价倾梁苑。到中年、也曾落魄,雾收云卷。待入汉庭金马去,洒笔长江衮衮。好留取、才名久远。过眼荣华俱尘土,听关睢、

千岩万壑争清奇,天地灵秀应无遗。吟舟恐在碧霄上,湖心澄波涵月时。

习气犹余烬,钟情未湿灰。忍寒贪看雪,讳老强寻梅。熨贴愁眉展,勾般笑口开。直疑身健在,时有句飞来。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书家千载称兰亭,兰亭真迹藏昭陵。只今定本夸第一,贞观临写镌瑶琼。黄閍冈下得宝墨,古人烧砖坚於石。大令亲书保母铭,况是当时晋人刻。砖虽破裂文多全,妙画远过兰亭镌。其间曲水悲夫字,駸駸欲度骅骝前。我家阿连缚虎手,更得退堂方外友。王君系出三槐家,参坐会文真耐久。

别业开东野,萧然足卧云。涛声晴射雨,庭影夏呈秋。返照霞初幕,遥峰翠欲流。以斯清乐境,不信有瀛洲。

水涸沙仍湿,霜余草更幽。烟花藏落景,山骨露清秋。坐食知何益,行吟只自愁。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紫房丹萼旋辞春,素瑟悲多不忍闻。暮雨便从巫峡散,馀香犹上魏台分。魂销南浦波空绿,望绝长门日易曛。翠被已空桃檝远,自今搔首更离群。

金篆方圆一寸余,可怜银艾未思渠。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

户外荒园久不窥,桔槔已息汉阴机。与鸡窠老略相似,微鹿门翁谁与归。训俭家才支伏腊,力农田不问硗肥。由来位重多忧责,未必沙堤胜石矶。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

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銮舆临紫塞,朔野冻云飞。

光诸丹经以质难。意初未释,凡辨问数十条,乃噤不语,垂首怅然而去。后忽具信香誓状,谓历江、淮、闽、浙,拜师几百,不识向上玄关,觉今是而昨非。不知其所觉何事,谬赠以水调一词。有天台郭应昌、仪真胡尧咨、徐勋、金陵赵拱、湖湘唐纯素预焉人身藏宇宙,乌兔走西东。昼舒夜

愁到心常结,事过心自凉。幽忧漫成疾,慵放且何妨。笼鹤声难出,床龟忽稳藏。浮生付天地,澄虑博山香。

忆看梅雪缟中庭,转眼桃梢无数青。万事一身双鬓发,竹床欹卧数窗棂。

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惟到穆陵关。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占与君分。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