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谢庆成诗十韵

圣孝当天世继明,两全能飨礼交行。
路朝躬款三年报,斋寝先端七日诚。
穹厚博临通肸蠁,祖宗严祀极专精。
冕章从质更新制,钟虡铿纯复旧声。
舞佾前陈徽烈茂,燎烟升达上仪成。
不祈厚福归诸己,务达庞恩及庶氓。
还御端闱孚大号,载颁元历庆鸿名。
欢谣沸渭盈都辇,协气旁流浃海瀛。
百辟旅庭纷岳抃,四方延首效葵倾。
帝心虔巩常无怠,亿万斯年享治平。

作品评述

《恭谢庆成诗十韵》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敬谢庆成功诗十篇,君王圣德天下显明。无论礼仪或交际,都能受到各方的赞赏。朝廷上,他一直恭敬地奉献,三年来一直如此。在斋戒和寝宫中,他首先端正自己,七天如一,一直持之以恒。他的学识广博,能涉猎各个领域,祭祀祖宗时非常庄重专注。他将制度进行改革,使冕章更加符合质朴之道,钟声更加悠扬清脆。他舞佾前表彰了陈徽和烈士茂材,燃起了升达上仪的烟火。他不仅祈求自己得到厚福,也致力于给予庞恩和百姓幸福。他重新回到朝廷,受到了大号的欢迎,颁布了元历来庆祝他的崇高名声。欢呼声在渭水和都城中回荡,气氛融洽,浸润了海洋和河流。各地的官员纷纷效法,四方的人们纷纷效仿,如同向太阳的向日葵一样。皇帝的心虔诚巩固,亿万年来享受着治世的平安。

诗意和赏析:
《恭谢庆成诗十韵》这首诗是苏颂对皇帝的称颂和感谢之作。诗中表达了对皇帝圣德的赞美,他的仁德和智慧被全天下所认可。诗人称颂皇帝在礼仪和交际方面的卓越能力,他能够得到各方的喜爱和尊重。并且,皇帝恭敬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不辞辛劳,三年如一,一直保持着端正的举止。他对学识的广博探索使他能够涉猎各个领域,他对祖宗的祭祀非常庄重认真。皇帝对制度进行改革,使得国家更加纯朴和富有活力,他的冕章和钟声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他还表彰了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和杰出人才,使他们的名字升华到更高的境界。皇帝不仅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关心庶民和百姓的福祉。他回到朝廷受到热烈欢迎,颁布了元历庆祝他的名声。全国人民都为他的荣耀而欢呼,这种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国家,浸润了大江大海。各地的官员纷纷效仿,四方的人们纷纷向皇帝效忠,如同向太阳的向日葵一样。皇帝的虔诚和治国能力使亿万年来国家都享受着安治和繁荣。

这首诗词体现了对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赞美了他的圣德和智慧。苏颂通过描绘皇帝在各个方面的卓越能力,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诗中融入了对祖宗的尊崇和对英雄的赞扬,彰显了皇帝对传统文化和国家发展的重视。整首诗词气势恢宏,充满庄严,通过对皇帝的赞美,表达了对治平和繁荣的向往,以及对皇帝的忠诚和支持。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对宋代皇帝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是对宋代治平和繁荣的美好期望。它通过描绘皇帝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皇帝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呼吁各地官员和人民效仿皇帝的榜样,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整首诗词语言华丽,韵律流畅,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展现了宋代社会对皇帝的崇敬和赞美,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借问城南老居士:新年乐事复何如?春寒催唤客尝酒,夜静卧听儿读书。

真汞与真铅。产在先天与后天。大要知时勤采取,玄玄。得穴何愁不作山。进火要精专。审究前弦与后弦。屯卦抽添蒙卦止,难传。毫发差殊不结丹。

五日舟行雨间晴,晚逢寒日上晴林。山因绝翳修眉展,水得无风坠镜深。可恨飘零独南北,不如水鸟共浮沈。向来止酒缘多病,新为清羸又一斟。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无语对西风。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可怜此会意无穷。夜阑人总睡,独绕菊花丛。

驱车出东门,怅望东门道。折兰赠所思,所赠非所好。岂无千丈红,相媚一饷好。终然失所性,不肯寘怀抱。秋风日以高,玄发日以缟。攜兰种幽谷,佩服从吾老。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盈盈终日对妆台,一树临溪欲半开。吟赏不须期烂漫,恐随春雨点苍苔。

文书聊却扫,耳目且恢张。海大水归往,山深云退藏。春雷温也厉,晦月闇而间。万象相关处,悠然兴味长。

步寻斜径到寒溪。

打破剑门关,未死先辞世。书偈自涂糊,白把骊珠碎。口款细供通,自首原其罪。木人歌舞石人悲。声遏行云,雁序分,影落千峰外。

崇兹享祀,诚敬兼至。乐以感灵,礼以昭事。粢盛咸絜,牲牷孔备。永言孝思,庶几不匮。

斗柄指回一性,璇玑斡转双关。滔天洪浪雪华翻。中秋夜,江月晃重山。独步上星坛。剑光横宇角,逼人寒。五灵仙子抱青鸾。飞入华胥阆苑

一据独龙冈,三朝扬圣化。擘破老面皮,索尽辽天价。当时误杀张僧繇,谁料而今转更遥。描不成,画不就,三个骰儿抛十九。一段风光何处有,曲尺翦刀并扫箒。

乌落黄云塞草秋,陇头之水东西流,水声呜咽鸣啾啾。马闻思旧枥,人闻思旧丘,年年征战无时休。无时休,谁能到此求封侯。

我与蒙倛相类,君似季咸而非。老子曾传口诀,道人勿泄天机。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空余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官府张灯试太平,斯民从此不聊生。使君只听笙歌沸,不听闾阎愁叹声。

书景逢春渐渐长,博山添爇半匙香。梅花一片娇无力,自趁晴风过粉墙。

宿愿通贤圣,贪心勿强为。眼前销恶趣,天鉴故无私。如梦何光景,明神所在知。精修观出离,解脱影相随。

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