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函钟为宫]五祀之本,社稷有严。
芟柞伊始,夫敢不虔。
吉日惟世,式荐豆笾。
神其来格,用介有年。

作品评述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是佚名隋代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庄重祭祀的场景,以及人们对于神明的虔敬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中的诗意主要围绕着祭祀社稷(社和稷是中国古代祭祀中的两个重要对象,代表国家和农业)的庄严仪式展开。诗中提到了“函钟为宫”,表明祭祀场所被庄严地布置,钟声回荡在宫殿之中,凸显了庄重的氛围。社稷祭祀的次数被称作“五祀”,而在祭祀时必须要严格遵守规定,进行精心的准备和仪式。

诗中还提到了芟柞(除草和修剪树木)的开始,表示祭祀活动开始之前,人们会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这种庄严的仪式需要人们对神明保持虔诚的心态,不敢有丝毫怠慢。只有在吉利的日子里,才会进行这样的祭祀活动,用豆和笾(古代祭祀的器物)进行祭祀。神明将会降临,接受人们的祭祀,这种庄重的仪式需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准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庄严和人们对神明的虔敬,表达了对于传统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力量的敬畏。它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社稷祭祀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对于神明的顺从和敬畏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庄重而庄严的祭祀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庄严和敬畏之情,体验到古代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仪式的神圣氛围。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金谷春来柳自黄,晓烟晴日映宫墙。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

瓜烂东陵老废锄,野民八十尚躯书。窗风文字翻叶叶,抱膝长吟一拥炉。

吾闻和阴阳,古人喻调鼎。四时有节适,万类自纾窘。神哉洪钧播,妙自元气涬。寒暑递推迁,日月互光炯。隆冬生流金,酷热启冰井。由来积以渐,其穷势莫竞。沿流盍寻源,循踵良自宁。天功果其全,人事或可请。民咨思图易,牛喘戒用猛。于焉贵调燮,持以济炎冷。今年苦烦蒸,六月

留得莲花偈付谁,独携金策欲归时。江南无限萧家寺,曾与白云何处期。

闭户理残编,疏慵得自便。朝凉清病思,秋雨对高眠。屋冷深藏燕,槐疏混抱蝉。所欣堂下菊,芳意已鲜鲜。

五云金紫涌仙宫,十八湾尖第一峰。木石阴阴风飒飒,方池掬看小神龙。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凡水火,尚成功,坚完万物谁能同。修行路上多少人,穷年炼养费精神。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主持正念大艰辛,一失人身为异类。

独醒长爱众欢酣,酸苦随人却嗜甘。好客不知弹剑铗,闻公风味可无惭。

自古人人足叹嗟,闲游得侣复堪夸。可怜十宿无喧杂,不在僧家即道家。

遥想江南此时节,小梅黄熟子规啼。

阑干侧。当时我亦凝香客。凝香客。而今老大,鬓苍头白。扬州梦觉浑无迹。旧游英俊今南北。今南北。断鸿沈鲤,更无消息。

登临胜践负幽期,山色溪光日益奇。那得赐茱来北阙,漫从采菊向东篱。升虚楚望犹能赋,振履商讴只自悲。可是閒居爱重九,尉仙落笔有新诗。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筛样饼。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清流浊品。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疏窗惟月来闯。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愁个甚。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茅山再任。幸不是谋臣

炎光昼方炽,暑气宵弥毒。摇扇风甚微,褰裳汗霢霂。起向月下行,来就潭中浴。平石为浴床,洼石为浴斛。绡巾薄露顶,草屦轻乘足。清凉咏而归,归上石楼宿。

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驯优日已长,狎近如家豚。妇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毕竟噬翁死,宁复顾前恩。人皆笑翁痴,我独为翁冤。莫涉银汉水,莫登青云途。无波能覆舟,平地亦摧车。曾参终杀人,薏苡为明珠。但识谗者巧,孰云听者愚。浮生似幻化,是非两空无。何如东门侯,种瓜

月下浮舟去,云边曳杖行。物华随节换,人间与秋清。小圃蔬逾润,荒业菊向荣。幽寻元自好,底用绊浮名。

此来为佳处,高犹在绝颠。吾衰中道废,汝少更加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层云挟雨来,四郊树木苍。东风吹春促,尚带花药香。年华不可驻,倏见夏日长。近传陵陂麦,宿昔青已黄。隣舍思煮饼,隔墙闻沸汤。里胥忽在门,先当输官仓。

一室在山心,君栖背俗深。四傍通古道,八面见平林。禅有藏云穴,吟无碍月岑。时情任偏党,谁可浼幽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