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晓晴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
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
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
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作品评述

《八月三十日晓晴》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三十日的清晨晴朗,
高树呼啸的风已经开始变红,
秋天晴朗,我试着倚在栏杆上写诗。
饥饿的日子中,我破损的砚台仍然惊人,
身体瘦弱,但寒冷的衣衫感觉宽松。
家中的儿孙问我的情况良好,
但身处他乡的仆人们很难传达命令。
在雪前霜后,我回到自己的花园,
瘦弱的菊花和稀疏的梅花仍然值得欣赏。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为主题,展现了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中的诗人身处一种贫困的环境,但他仍然能够在清晨的阳光下写诗。他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心境依然是明朗和宽广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赏析:
《八月三十日晓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早晨场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写高树呼啸的风、秋天的晴朗和家中的儿孙,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诗人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贫困环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心态的精神。他的破损的砚台和瘦弱的身体成为了他坚韧不拔的象征,而寒冷的衣衫的宽松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宽容和豁达。最后,诗人回到自己的花园,描述了瘦弱的菊花和稀疏的梅花,这些景象象征着坚持和品味的价值。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对命运的积极应对。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大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空蒙,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槛虎不垂头,笼鹤不委翼。兔爰雉耿介,牛顺而羊逆。梧桐茂高陵,柽柳主下隰。物性各有托,焉得相变易。渭川玉波澄,泾河泥滓流。为水本同源,清浊不相侔。悠悠孺子歌,宣尼为迟留。

吏馀得得叩仙扃,萧散还吾自在身。到耳鸣蝉□更静,傍檐飞鸟亦相亲。层岩障日崖根险,危柱擎空□色新。应念中州方热恼,愿分清泚药斯民。

八月凉风起,高飞乱入云。度关成一序,遵渚动千群。菰米沉寒雨,芦花散夕曛。一声江上过,独客最先闻。

听政勤劳抚万方,暂留行殿驻钱塘。已将轮对规行事,更向龙床阅谏章。

翠羽立高枝,危巢对落辉。碧潭千万丈,直下取鱼归。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正霜融日暖,两两蓂开,阳生时候。喜见文星,上有箕星照。须信岳神,储降,诞作儒林秀。一举登科,蟾宫稳步,桂香满袖。天赋麒麟,奇骨尽羡,德耀宗盟,有谁居右。宠擢珍图,龙序褒勋厚。两郡棠阴,一封芝检,飞来到如。结束曹装,入居黄阁,双亲未老。

谁道夔龙不致君。白头离乱不曾闻。三秦碧树生春色,千里青山入暮云。何事业,底功勋。百年五十已中分。从今万八千场醉,莫酹刘伶荷锸

长忆寻师处,东林寓泊时。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鹿驯眠藓径,猿苦叫霜枝。别后音尘隔,年来鬓发衰。趋名方汲汲,未果再游期。

碧树已调芳草歇。过了清秋,帘幕多风雪。昨夜带罗犹未结,梦醒又是关山别。记取团圞天上月。常似连环,莫便翻成玦。绣被馀香终不灭,相思留待归时说。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占此青春未是迟,天工造化岂能遗。既教喉舌清能啭,何事飞翔始得时。庭槛暂须随乳燕,禁林终稳择高枝。回看尚未迁乔者,羽翮摧残更叹衰。

拨转天网回地纪,中兴又自庚申始。扫除阴类谁之功,有硬脊梁担得起。鲰生曾作茶岭诗,已学希夷不愿仕。逢人见说太平时,担书来领西湖水。幽阴何物号阎罗,污我青天莫敢指。国人咸惧妖复来,天子自知忠可使。履斋泉下不伏款,帝谓董贤人切齿。未闻蔡笔颂余公,但见欧书责高子。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

箕山惟一瓢,襄邑亦四壁。古今一许氏,传家以清白。茶山与东莱,三诗映圭璧。后来二三贤,题品互紬绎。南轩推学授,晦翁要事实。亦有小东莱,经济亦何切。极意深源流,敷殖久大业。临川有二许,我来秋萧瑟。抚卷三叹起,寒花香的皪。

弁有山兮水有湄,登临舍此复何之。发疏帽脱狂嘲后,雁过江涵感慨时。盛府主宾具好事,满城风雨苦吟诗。人生自可行乐耳,剑首功名但一吹。

三川窈窕山隈隩,宜著狂歌老杜家。辛苦寄书消息断,想渠涕泪问京华。

乱山青翠郡城东,爽节凭高一望通。交友会时丝管合,羽觞飞处笑言同。金英耀彩晴云外,玉树凝霜暮雨中。高咏已劳潘岳思,醉欢惭道自车公。

败叶填溪路,残阳过野亭。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暝鸟烟中见,寒钟竹里听。不多山下去,人世尽膻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