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八月凉风起,高飞乱入云。
度关成一序,遵渚动千群。
菰米沉寒雨,芦花散夕曛。
一声江上过,独客最先闻。

作品评述

《闻雁》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止庵法师。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凉风起,
高飞乱入云。
度关成一序,
遵渚动千群。
菰米沉寒雨,
芦花散夕曛。
一声江上过,
独客最先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景象,主题是闻雁。诗人感叹八月的凉风吹来,高飞的雁群穿过云层,形成一队队或序列。雁群从关口南飞,形成一个队伍,按照固定的次序飞过,然后在水边的渚上动荡成千上万的群体。菰米沉落在寒冷的秋雨中,芦花在傍晚的曙光中飘散。江上响起一声雁鸣,独自旅行的客人最先听到了这声音。

赏析:
《闻雁》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秋天的气息和雁群的景象,通过描绘雁群的自然行为和声音,传达出孤独旅行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绪。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雁群的壮观景象。

诗中的八月凉风和高飞的雁群,给人一种秋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也透露出一丝凄凉和离愁。雁群从关口南飞,在江边的渚上聚集,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场景和生命的律动。雁鸣声响起时,独自旅行的人首先听到,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孤独旅行者内心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词节奏流畅,用词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寄托了作者对自然和孤独旅行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

醉翁亭记四时乐,我乐谓何宁不惭。满地落花供妓席,隔江残雪认僧庵。邦人解学推敲势,野叟时同尔汝谈。盗贼猖狂兵革沸,谁怜此老苦中甘。

薄酒三杯醉不成,雨敲疏瓦见分明。破衾判作空阶滴,滴到乾时也解晴。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摇落难堪更语离,晓风吹月上征衣。送君直到长亭去,只影愁寻旧路归。

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寄泪无因波,寄恨无因輈.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

小市湖桥北,幽居石棣西。蒲深姑恶哭,树密秭归啼。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平生汗简手,投老惯扶犁。

千里从师细讲评,横渠昔亦谒高平。自从受得中庸了,止说西铭不说兵。

山高最难图,意足不待大。尺楮眇千里,长江浸横翠。画家杂云烟,戃怳徒意会。苟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对。此画格律严,兴寄独超迈。洗眼映窗明,妙处乃不昧。流泉见原委,著屋分向背。推车度危桥,指路向关隘。轻舟最渺茫,浦屿如有待。山稜瘦露骨,汀洲横若带。木叶黄欲脱,秋容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鼻祖有功平水土,耳孙无宅寄邱陵。蚤因蒙氏收微效,晚向秦皇谢不能。逸少凭渠取舒雁,阿思为尔逐飞蝇。王郎世契真如此,莫讶为儒却爱僧。

我爱仙居宰,浑浑政不拘。纵民如野鹿,任道若荒芜。访境土皆辟,订风恶亦无。平生志严整,伺隙莫操弧。

匡庐列云霄,江湖邈天际。地涌青莲华,枝叶相鲜丽。眷彼华中人,超然隔尘世。梦想五十年,良缘图未遂。偶乘空中云,随风至吴会。东南美山水,蕴藉多佳士。一见素心人,精神恍如醉。未语肝胆倾,清言入微细。相对形骸忘,了然脱拘忌。精白出世心,太虚信可誓。苦海方洪波,愿言

万般思后行,一失废前功。(《观棋》)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缅思花下饮,岁月易侵寻。人老今华发,春深半绿阴。挥毫来妙语,移具有佳音。草木生光彩,青藜肯下临。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何公真礼法,甯免疾如雠。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花信雨担阁,睡魔茶破除,朗吟摇矮屋,徐步逸轻车。鸟语向人密,交情随事疏。纷纷何足问,天地一蘧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