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作品评述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是唐代诗人王光庭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省俗恩将遍,巡方路稍回。
寒随汾谷尽,春逐晋郊来。
云骑传行漏,烟旄引从台。
惠风初应律,和气正调梅。
雅颂通宸咏,天文接曙台。
灞陵桃李色,应待日华开。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光庭根据皇帝的御旨为答谢张说出使南方的臣子而作的。诗中描述省俗之好、巡方之路稍有回返的情景。寒气随着汾河谷尽而消失,而春天则在晋郊逐渐来临。诗中还描绘了云骑传达时间、烟旄引引路的壮丽场景。惠风初和律动,和气正调适梅花,这是春天的氛围。雅颂传达宸咏,天文勾接曙台。最后一句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期望,期待在灞陵看到桃李花开的美景。

赏析:
王光庭以华丽的辞章,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通过描写四时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绚丽,诗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摹,又有对时局的表达。诗中融入了宫廷礼制与自然景观,展现了唐代文人关于皇帝和帝国繁盛的理想化愿景。整个诗词流畅优美,用词华丽而有力,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同时,诗中也可以看出王光庭对皇帝的忠诚和赞美之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典型思想特征和文化倾向。

诗词推荐

夜枕疑为雨,晓檐还见星。骤闻成摵摵,熟听乃泠泠。信矣无不下,况于高建瓴。此行非绝远,楚粤自相因。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病眼逢药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

老去痴顽百不能,非醒非醉日腾腾。敲门惟有徵租吏,好事元无送米僧。旧俗不还谁复念,古书虽在渐难凭。平生意气今如此,惆怅西窗半夜灯!

十顷平波溢岸清,病来惟梦此中行。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甲子虽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阳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州雨露偏。

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

挂头方帽与乌纱,兄自看梅北煮茶。间问水边行乐去,向阳浑有机株花。

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

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

上得山来过石门,谒灵特地乞真言。再三许我前程事,敢不留诗荷圣恩。

乱红狼籍紫苔斑,帘捲东风雨脚残。蜀酒渐宜消昼永,单衣犹觉怯朝寒。玲珑有客双摇辔,矍铄何人一据鞍。芍药酴醿晴更好,劝君休作梦中看。

长岁狎纷諠,新庐稍疏静。虚名亦相累,簪佩来整整。青天戍楼柳,白日仙林杏。散书一长谣,消此清夏永。

古今三绝。惟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特。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庆惬。况正是,三月风光,杯好倾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俱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用,名即三元高揭。亲俱庆,看宠加三命,礼膺三接。

自怜野客都无著。

死别重泉閟,生离万里赊。瘴侵新病骨,梦到故人家。遥泪陈根草,闲收落地花。庾公楼怅望,巴子国生涯。河任天然曲,江随峡势斜。与君皆直戆,须分老泥沙。

细草平芜接渚沙,僧庵系马柏阴斜。青山几曲绕流水,啼鸟数声随落花。芳景流连春富贵,晴林浮动日光华。独怜人事多非旧,寂寞荒村点暮鸦。

倦客维扬每自悲,有时双泪等闲垂。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後多应手有胝。

一剑沙场独苦辛,天阴杀气作黄尘。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雇身。

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