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汝阴少师

得时行道善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
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
文章千古进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锺。
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作品评述

《寄汝阴少师》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得时行道善知终,
猛退如公世罕逢。
掷弃浮名同敝屣,
保全高节似寒松。
文章千古进谟诰,
勋业三朝镂鼎锺。
见说新堂频燕会,
故时宾客定相容。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汝阴少师的一封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思考和追求。

赏析: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汝阴少师的赞赏。诗中提到“得时行道善知终”,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能够行善且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诗人将汝阴少师比喻为“猛退如公”,表达了他在世俗中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标准的品质。

其次,诗人借汝阴少师之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诗中提到“掷弃浮名同敝屣”,意思是将功名和虚浮的名利看得比较轻,像是丢弃破鞋一样。诗人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是保全自己的高尚品节,如同寒松一样挺拔不倒。

接着,诗人赞美了汝阴少师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成就。“文章千古进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锺”,指的是汝阴少师的文章被千古传颂,其功绩在历朝历代间镶嵌在历史的重要位置上。

最后,诗人描述了汝阴少师所举办的新堂燕会,以及他在过去时光中招待来宾的情景。“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这里展示了汝阴少师作为东道主的待客之道,以及他和来宾之间的友好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汝阴少师的赞美和思考,表达了苏轼对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崇尚,并对友人的成就和人格给予了赞赏和祝福。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苏轼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保持高尚品节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政恐曲生深作崇,可怜髯簿顿成疏。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落势今年残未已,只应从此并无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枕簟迟迟睡,轩窗一一开。市收人语寂,江迥水风来。熠耀明衣袂,婵娟到酒杯。新凉儿女健,促织已相催。

客里光阴又一年,人情真复似怜蚿。家贫尚有春名酒,才拙安能雪命篇。弱柳经霜半凋落,修篁沐雨更便娟。亲交岁晚无书劄,常闭柴扉稳昼眠。

秋高气弥清,岁晏天雨霜。繁枝各病绿,况乃枝上香。向来不胜春,渺在无何乡。乐极定自悲,谁欤此更张。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尽略威严拊困窗,使车三出未论功。交游善者疑多可,节义临之凛不同。惜我已生前辈后,求君须向古人中。北堂老监归何晚,四海今还贞观风。

五侯鲭具人间味,百衲衣裒天下工。宫体故宜供帖子,玉堂何日唤诗翁。

江势东倾剧建瓴,中流岩壑隐禅扃。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修竹捎云凌北固,桃花吹浪涨南溟。上人劝赋斯山境,乞与微吟勒翠屏。

共凭花几倚新妆,玉女《阴符》读几行。铜雀那能锁春色,解将奇策教周郎。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幽闲味虽薄,放荡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 一作:栏)

活法公家论,东莱盖有承。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昧昧鼠为璞,纷纷虫语冰。今朝方见佛,平日谩依僧。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新竹雨来香,余花夏方吐。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当日封崇殊草创,末年付授绝悲哀。子孙记取吾翁语,斗酒单鸡岁岁来。

讲馀多滞疾,林下掩重扉。度日人稀到,残阳鸟独归。山光来有势,云影去何依。世态那堪说,唯君念息机。

否极方生社稷才,唯谭帝道鄙梯媒。高吟千首精怪动,长啸一声天地开。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吾皇仄席求贤久,莫待征书两度来。

紫禁香如雾,青天月似霜。云韶何处奏,只是在朝阳。

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鬓点吴霜嗟早白。更谁念、玉溪消息。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故人回望高阳里。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万族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