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

柔惠且直,小心翼翼。
王亲命之,南国是式。

作品评述

《崧高诗为九江赵使君寿》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九江赵使君的祝寿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崧山高耸入云霄,
柔和善良又坚直。
王命使君行南道,
礼仪法度尽体现。

诗意:
这首诗以崧山的高耸、巍峨来象征九江赵使君的崇高地位和威严。诗人通过描绘使君的品质,表达了对他温和、善良、坚直的赞美。使君受到王命派遣南行,体现了其在南方地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整首诗传递出一种庄重、祝福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九江赵使君的祝寿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崧山的高耸和使君的品质,将两者相联系,突出了使君的高尚身份和崇高地位。崧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山,象征着尊贵和庄严,与使君的身份相得益彰。诗人通过"柔和善良又坚直"来形容使君的品质,既表达了对使君的赞美,也展现了他身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

诗人用"王命使君行南道"一句诗来说明使君是应天子之命前往南方地区,这体现了使君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同时,这也凸显出使君的高贵身份和受到皇家赏识的地位。整首诗表达的意境庄重而庄重,以诗人对使君的祝福之情为主线,流露出对使君的崇敬和敬意。

这首诗既是对九江赵使君的祝寿,也是对他高尚品质和重要使命的歌颂。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使君的美好祝愿和对他的深切敬意。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使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礼仪观念和对权势的尊崇。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坞梅花已尽空,数瓴春雪未全融。晚窗忽有题诗兴,落笔纵横半醉中。

云收雾敛,过一番疏雨,秋容新沐。月满巴山天似水,满眼祥云飞扑。一点长庚,瑞腾光彩,独照梅仙屋。十洲三岛,有人初降凡俗。长怪李白疏狂,骑鲸一去,千载无人逐。也解重来应尚欠,多少人间传曲。只怨君王,促归批诏,夜对金莲烛。蓬仙日醉,不知海岛桃熟。

三径萧角欲就荒,已将身世两兼忘。纷纭勿用论荣辱。出处真须自驰张。忆昔少年亲翰墨,与公长日付杯觞。如今事事俱无用,学道徒能笑子房。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御屏往往题名字,朝路彬彬蔼荐书。天许留中监邸奏,日求补外得堂除。暂烦龙种司瑶籍,行立鸳班侍玉舆。丙枕或思前夜席,庾邮宁肯后锋车。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合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将到穷冬寂寞乡,谁知花事未渠央。最怜剪蜡翻新样,却笑烧铅作素妆。

柳梢暗露滴清晨,帘下偏惊独起人。鶗鴂数声花渐落,园林是处总残春。

海色正苍凉,龙旗拂曙光。雕戈寒映日,羽箭薄凝霜。城阙云中近,关山笛里长。天兵随杀气,万里扫搀抢。

两行松盖遮护,下有苍苔地衣。试我青鞋布袜,支筇却立忘归。

闲中诗卷愁中酒,漫向残春惜落花。栽柳已多陶令宅,藏书将拟邺侯家。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风欲泛槎。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

杨柳千条拂地垂,春风送客妾心悲。谁家年少轻离别,偏把愁声笛里吹。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梨花犹半绽,塘水已迷漫。愁看日更永,冷漏夜未阑。酒沫起玉盏,烛泪生铜盘。春衣向来脱,带眼斗觉宽。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

百草头边活路通,险崖机透几千重。长长短短删除了,收放全归掌握中。

剡曲东归日醉眠,冰衔屡忝武夷仙。恩如长假容居里,官似分司不限年。一扎疏荣驰厩置,两儿扶拜望云天。坐糜半俸犹多媿,月费公朝二万钱。

绕枕蚊相聒,翻釭鼠自忙。早衰秋梦乱,不寝晓更长。赋拟骚人屈,吟成病客庄。安心无可觅,随处且为乡。

自愁还自乐,于道得吾真。花以瓶为圃,人将饱作春。诗书惟务旧,老大岂知新。明日还如此,太平先此身。

芳歇红稀蝶懒来,潇潇风雷送春回。绿阴如许无人看,软玉枝头已有梅。

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

出门早作慈云行,楼阁峥嵘残月明。老耳虚鸣眼带梦,恍然和宁闻六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