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兰若

云天宜北户,塔庙似西方。
林下僧无事,江清日复长。
石泉盈掬冷,山实满枝香。
寂寞传心印,玄言亦已忘。

作品评述

《西郊兰若》

云天宜北户,塔庙似西方。
Under the clouds, the northern house is suitable,
Temple towers resemble the Western paradise.

林下僧无事,江清日复长。
Monks under the woods have nothing to do,
The river is clear, and the days pass by.

石泉盈掬冷,山实满枝香。
The cold stone spring is brimming with coolness,
The mountain is filled with fragrant branches.

寂寞传心印,玄言亦已忘。
The silence conveys the seal of the heart,
Profound words are already forgotten.

诗意和赏析:
本诗描述了一处位于西郊的景致。作者通过描绘云天宜居北方的房屋和塔庙的景象,以及林下闲散的僧侣、清澈的江水、寒冷的石泉和山上散发的芬芳,表现了这一地区的宁静与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中的“西方”意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表达了彼时唐代人对佛教的崇敬和追求。而“玄言”一词则代表了佛经中的智慧教诲,通过诗中的“已忘”字句,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智慧教诲的遗忘。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对智慧教诲的追求与遗忘,给人一种宁静、超脱尘世的感觉,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点检笙歌多酿酒。不放东风,独自迷杨柳。院院翠阴停永昼。曲栏隋处堪垂手。昨日解酲今夕又。消得情怀,长被春僝僽。门外马嘶从去后。乱红不管花消瘦。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八十年中常浩浩,宠开肆货摩尼宝。也无一个共商量,不是山僧收铺早。

轻软舞时腰。初学吹笙苦未调。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暗举罗巾远见招。痴騃一团娇。自折长条拨燕巢。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

黎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家风空扫四壁。活计冷坐三椽。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时泰岁丰无事日,功成名遂自由身。前头更有忘忧日,向上应无快活人。自去年来多事故,从今日去少交亲。宜须数数谋欢会,好作开成第二春。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远岫烟光合,天寒欲敛昏。栖鸦依古木,归艇入前村。岸隔山藏寺,潮生水到门。川原浑似旧,并立暗销魂。

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先生爱笋如爱玉,冷笑人间饫膏肉。我生无家怀此君,十年未解求一束。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玉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珊珊。高歌不觉凛毛发,坐令异境生清寒。便欲契青奴,谢彼苜蓿盘。先生若肯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一区悬磬已偷安,常念风波世路艰。若谓他时庇寒士,会须令我作千间。

临流清溽暑,薄暮一尊同。林叶风翻白,山梅雨渍红。惊魂须楚些,缮性赖真风。旧学嗟荒落,新诗识浑雄。

迟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随。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关辅陪京外,年华禁火中。柳矜河上绿,花献酒边红。野市鞦韆月,春楼觱篥风。三州六赞燧,安得不衰瓮。

长锥散子岩岩遍,短竹扶条岁岁添。待得烹茶有松叶,不应更课木奴缣。

美人太古心,一见即倾倒。自别梁溪花,相思长秋草。缄书昨寓言,山中共论讨。把袂虽有期,挂席苦不早。凉月映桂林,夜思伤怀抱。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明朝冬至。有酒还沉醉。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人间世。金鸟西坠。难把长绳系。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祇自怜。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