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丽人行

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戏作此诗。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前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作品评述

《续丽人行》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作者看到一幅李仲谋家的周昉画作的背面,触发了他的思考和创作灵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宫无人春日长,
沉香亭北百花香。
美人睡起薄梳洗,
燕舞莺啼空断肠。

画工欲画无穷意,
前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
阳城下蔡俱风靡。

杜陵饥客眼长寒,
蹇驴破帽随金鞍。
隔花临水时一见,
只许腰肢背后看。

心醉归来茅屋底,
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
何曾背面伤春啼。

诗意:
《续丽人行》一诗以描绘春日深宫的情景为开端,叙述了深宫中花香袭人,却没有美人的身影。接着,诗人描述了美人起床后的场景,她轻轻梳洗,却只有燕子的舞蹈和黄莺的啼鸣作伴。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一幅画作,画工在东风吹拂下刚刚开始勾勒出无尽的意境。若美人回首一笑,阳城和下蔡的人们都会为之疯狂。

接下来,诗人转换了景象,描述了杜陵的饥民,他们的目光黯淡而寒冷,他们坐在破旧的驴车上,带着破帽,跟随着金鞍。在隔着花丛和水池时,他们只能远远地看到美人的腰肢和背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陶醉于自己归来的茅屋之中,并相信人间确实存在着像西子一样的美人。诗人以此来反问读者,难道你没有见过孟光那样举案和眉毛齐平的人吗?他们怎么可能伤害到春天,伤害到美人的神情?

赏析:
《续丽人行》一诗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美人、春天和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深宫和美人的描绘,展示了宫廷中的虚幻和无奈,美丽的事物也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而画工的勾勒则象征了艺术家的无尽创作欲望和追求,东风的吹拂代表着新的开始。诗人通过对饥民的描写,对社会底层的苦难和不公表示了关注和思考。最后,诗人回到自己的茅屋,通过对西子的美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对真实存在的信仰。

整首诗以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展开,通过对美人、艺术和社会底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和思考。诗中融入了苏轼常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花香、燕舞、黄莺的啼鸣等,以及对美人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他对人间美好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深宫、美人、艺术和社会底层的描绘,以及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苏轼对美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思考。同时,通过反问的手法,诗人提醒读者要细致观察和思考,不要被表面所迷惑,而要关注内在的美和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喜尔年将壮,为儒志可嘉。乡闾知行实,场屋见辞华。公道方无{上雍下土},君门况不遐。直应千里足,世世出吾家。

普贤菩萨不来,山谷老人不去。夜来月上胜峰,说尽萨提露布。惊起峨眉衲子,脚酸不到中路。杜鹃识甚闹忙,刚道不如归去。

僛僛翠袖舞寒塘,无复当时婉婉妆。荡子游娃俱不到,倚风摇月自生香。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彩舰载娉婷,宛在玉楼琼宇。人欲御风仙去,觉衣裳飘举。玉京咫尺是蓝桥,一见已心许。梦解汉皋珠佩,但茫茫烟浦。

虔在江西尤钜丽,极知君相选侯难。昔多法从怀州绂,今少诗人上将坛。敛戌官兵申拆洗,放衙豀洞报平安。衰颓欲纳辕门谒,却怕崆峒腊雪寒。

偶散东冈步,因成北渚游。鸦昏先小泊,鱼暖欲群浮。缓曳红藤杖,斜披紫绮裘。闲身病亦可,随处得无愁。

拟约沧光异姓兄。

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政坐聪明误乃翁,昔将鞭影戏儿童。春皋本分扶犁手,共驾乌犍待岁丰。

初珥金貂谒紫皇,僊班最近玉炉香。为怜未惯层霄冷,独赐流霞九酝觞。

瑞云深处碧玲珑,得道高人在此中。玉树影迷唐旧邸,金钟声绕汉诸宫。夜看西北天星近,晓对东南海日红。咫尺便分仙欲路,吴山斜出锦屏风。

峄山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文光七轸蓝田玉,冰弦细绕吴蚕丝。丹山云暖凤皇语,露草寒蛩诉秋雨。娥英泣洒湘筠斑,迁客相逢话羁旅。翠岩悬瀑锵琼瑶,雷霆霹雳轰层霄。瞥波细萍浮荡漾,劈空轻絮飞飘飖。仙林唳鹤惊离别,老龙湫底吟寒月。海门送上子胥潮,澎湃奔腾卷残雪。

杖锡山中深,与世绝往学。从来称是仙圣窟,虎暴不得奸其间。今年山神大失职,虎来山前搏人食。传闻此义我亦怪,历问更为居者惜。杖锡山中民,犷健疏农耕。老稚为樵壮为猎,朝朝暮暮山中行。山獐野雉收当粮,天寒果熟霜狸香。腰弓度垅矢插房,黄茅覆溪机半张。鸟啼犬奔风箭急,

十载江湖万里行,偶来西馆阅豪英。云龙九阙晨书诏,灯火千门夜出城。潇洒庭除当月色,重稠幕帟断人声。年家兄弟今同舍,会见河南起贾生。

更阑月影转瑶台。歌舞下香阶。洞府归云缥缈,主宾清兴徘徊。汤斟崖蜜,香浮瑞露,风味方回。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重来。

蒙叟之言卓诡,尹喜之事诞夸。白云腾上尸假,紫气横空眼花。

袅袅烟丝拂画桥,纷纷春日上长条。馆娃宫女能相妒,莫向东风学舞腰。

严城寂寞山缭绕。觉寒透、貂裘峭。云压江天风破晓。飞琼万顷,看来浑似,泽国芦花老。玉山不怕频频倒。要笔阵、纵横快挥扫。见说今年梅较早。笑将名胜,千钟万字,谁似邦侯好。

万竹林端满树春,略无一点世间尘。年年相见年年好,转觉梅花是故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