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

东吴南垂楚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後来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玉棺寂寞空寒烟。

作品评述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吴南垂楚北际,
中央不合大如砺。
百滩千嶂自一川,
清空不是人间世。

玉山先生携老禅,
把茅结庵开小轩。
身前身後来醉眠,
一醉不醒三千年。

先生杖屦半宇宙,
每到此轩去还又。
为怜雪立孤竹君,
月骨风箸如许瘦。

向来种笋今排天,
先生手痕故依然。
骑龙帝旁为飞仙,
玉棺寂寞空寒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东吴和楚国之间、中央地带宽广如砺石的地方。这里有无数的滩涂和山峰,形成了一片清幽的天地,与尘世不相符合。

诗中提到了玉山先生,他带着年迈的禅师,建造了一座茅草结构的庵堂,名为真如轩。玉山先生在庵堂前后醉卧,一醉不醒已经三千年。

玉山先生的杖和鞋占据了半个宇宙,每次来到这个小轩,他都会带着这些物品。诗中提到了一根孤立的竹子,它因为被雪覆盖而显得孤独,月光和风吹使它显得纤瘦。

诗中还描述了玉山先生种植竹笋的情景,现在这些竹笋已经长得像天空一样高。玉山先生的手痕依然留在这里,他骑着龙在帝王旁边成为飞仙,而他的玉棺寂寞地躺在空寒的烟雾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与尘世隔绝的清幽之地,以及玉山先生的传奇故事。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境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

通过描写玉山先生的庵堂和他的生活状态,诗中展现了禅宗的修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玉山先生的醉眠和不醒象征着他超越了时间和尘世的束缚,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滩涂、山峰、雪和竹子等,与玉山先生的修行状态相互映衬,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境界和超越尘世的向往,展现了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鹤外倚楼看。云颭晴天。天高鸡犬碍云关。掉臂双仙留不彻,还任人间。客佩振珊珊。来贺平安。年年直待卷灯还。似是天公偏著意,占破春闲。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潮田种滔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公家文字足搜寻,间览容陪夏日临。句里江山元自旧,笔端造化速宜今。朱扉对启雄潭府,秀气平分入泮林。青佩龙门行在望,跃鞭莫负使君心。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金陵城下来。

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应世文章手,宜民政事才。朝多侧目忌,士有拊心哀。书蠹平生简,香寒後夜灰。悠悠国西路,空得葬车回。

畏涂有千虑,劳生无寸隙。唯余对酒时,暂作伸眉客。妖姬杂睇笑,欢友连衿舄。相逢判一醉,钱刀非所惜。

凫骛行中脱病身,竹林深处得幽人。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扰一春。

山边萧寂室,石掩浮云扃。绕室微有路,松烟深冥冥。入松汲寒水,对鹤问仙经。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却顾宦游子,眇如霜中萤。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尚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面平可步流星势,尘净元无旧藓瘢。干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采樵观。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登楼正欲赋,复遇仲宣来。黄鹄飞将远,雕龙文为开。宁知昔联事,听曲有馀哀。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绝爱公家花气新,一林清露百般春。是中宴坐应容我,只恐微风唤起人。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吾兄归去如相问,衣采终期慰白头。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溪藤频得句,雪舫夜留宾。

月白星稀后,歌残雅奏初。剽闻先破胆,欲见疾开书。孔翠仙毛烂,珊瑚海树疎。好诗如好画,黑瘦未容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