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
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作品评述

《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是宋代张元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孤贫之感以及对友谊的思念之情。

译文:
几年来我离开尘世的尊荣地位,
一直在战乱的烽火中苟延残喘。
没有看到亲爱的兄弟们,
又有谁会怜惜我这最为特殊的贫困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经历了战乱、被迫隐退的作者的心境。作者曾经拥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但几年来他不得不脱离这些荣耀,逃离到了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在这个困境中,他与亲近的兄弟们渐行渐远,感到无人理解他这独特的穷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友谊的渴望。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述,作者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的挣扎和不幸的命运。他感到与他曾经亲近的朋友们日渐疏远,无人体谅他的困境。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受在诗中得到了鲜明的表达。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逆境的无奈。这种对友谊的追忆和对逆境的反思,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诗词推荐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采莲越溪上,皆谓寻常女。正位吴中宫,众品方传美。视听猒歌舞,衣裳贱罗绮。贤哉邻家人,昔年知学嚬。

莫道趋时拙,书中乐未涯。荷锄依树歇,联句笑人迟。仙去井犹在,年荒草不衰。近来筋力减,累失看花期。

坚顽岂是铸成低,雨洗风磨只自如。勿谓全然不照烛,山精破胆已无余。

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桑田未变桃先熟,唯见蓬莱水浅深。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君家勋业在盘盂,莫把头颅问钃镂。汉地不埋王莽骨,唐天难庇禄山躯。不随召奭始求老,便学孔明终托孤。十庙英灵俨如在,谩于宗社作穿窬。

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泳水鱼依藻,摩云鹤结巢。丐僧时问疾,卜叟或论交。社栎天全汝,宁当叹系匏?

剑履三以亚,旌旄十国连。春风迎上日,秋色送归船。露泣千山月,云愁万里天。堂堂宁复有,玉立照人鲜。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琼窗梦□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绿琐银台烛焰红,月痕斜过井梧东。背人约住黄金钏,轻札香罗护守宫。

吾年将八十,历践何足数。义不惜骸骨,愧无罔君父。挂冠复挂冠,求去再求去。至原诚遂心,燕笑乐畎亩。

今朝七月一,明朝七月二。一日又一日,几个知惭愧。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野趣自多惬,乡名人共闻。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此地登临惯,摅情一送君。

伏暑不可耐,所思惟执冰。常时月桂红,乃作素色凝。维南实炎方,草木气所凭。索馨与茉莉,玉色俱相仍。得非因月感,光射尚能乘。

江浒行厨转,关头细路过。手摩如象石,目送卧龙坡。肮脏云端柏,鬅鬙雨后莎。晚来晴更好,舟发乱山阿。

客里那知岁月迁,梅花报我又今年。兰溪桥下扁舟泊,把笔题诗意网然。

孰不闻钟起,吾犹拥褐眠。家人分两地,客邸跨三年。果蓏思携幼,粢盛忆祀先。故山归去好,当及挂灯前。

诨语销忠骨鲠亡,此中空奏忒郎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