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氏子

杏梁初照日,碧玉后堂开。
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
含声歌扇举,顾影舞腰回。
别有佳期处,青楼客夜来。

作品评述

狷氏子翩翩舞,杏梁初照日时起。
碧玉后堂开花落,昔日嬉笑忆妆台。
歌声含韵扇轻举,舞姿回旋顾影回。
别有佳期处芬芳,夜来青楼客梦乡。

译文:
狷氏子优雅地舞动着,黎明照耀在杏树枝上时,她从碧玉做的门后步履轻盈地走了出来。过去的欢笑和妆台的记忆令人回味。歌声轻轻低吟,扇子随舞动轻轻举起,俏皮地回看自己的倩影。在别处,有着美好的时光,青楼客人在夜深时分来临。

诗意:
这首诗以写女子自娱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女子借舞蹈和歌唱的方式回忆曾经的欢愉时光,美化了青楼风情和夜晚的浪漫。通过描绘女子舞蹈的姿态、扇子的轻扬和倩影的回望,成功地再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和情感的追求。

赏析:
《狷氏子》以优美的词句和动感的描写展示了唐代女子的娇美和活泼。诗中运用了杏梁、碧玉、镜台等多个意象,通过对女子的舞蹈姿态和回忆的刻画,传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浪漫情感的追求。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歌扇和倩影的意象,使整首诗更具有韵律感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细腻、婉转动人,能够唤起读者对美好时光和情感的回忆与思考。

诗词推荐

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闇换四年春。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闻道经营费心力,忍教成后属他人。

湖波烟雨绿如蓝,小{左舟右定}闲携客二三。坠絮飐萍生细浪,惊鱼避鹭没深潭。入荷似觉傍无岸,穿石方知上有岩。却凭朱楼同望海,一规寒玉帖西南。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青山春又到,白发策乌藤。已是他乡客,还同寄住僧,瘦松黏冻雪,流水带寒冰。更觉苍崖路,云深不可登。

传破钵盂,连累周家女。无地著浑身空惆怅,丛林难免无根谤。

少年议乐至颠华,作得文章载满车。律合凤鸣犹是末,尺非天降岂无差。劳心未免为诗刺,聚讼须防似礼家。一曲银簧一杯酒,且于闲处避风沙。

忆昔瑶池侍宴时,碧桃花下酒盈卮。今朝醉里看图画,羞对东风两鬓丝。

热中竟日自煎烹,音节都从一气生。缓缓煮汤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蝇声。频惊清梦愁无寐,似诉羁情叹不平。却笑书生那解此,联诗石鼎羡弥明。

不堪积暑滞烦疴,幸甚新凉脱网罗。闻道重阳更逢閠,今年节意属秋多。

邮铃带箭发纷纷,何日山深耳不闻。迁客无乡难避祸,饥民失业半充军。马蹄乱踏湖西雪,雁阵平拖塞北云。我亦嬾谈今世事,自看吊古战场文。

自古寺人职,司阍供洒扫。秦汉始挠政,国本亦枯槁。唐初任犹轻,高贵在天宝。沦胥宣懿间,神器由颠倒。门生诋天子,尊重压元老。社稷遂已墟,群阉那自保。全忠不堪忿,歼殒何草草。嗟哉太宗业,家奴坏王道。后世宜鉴之,虑患防须早。

无计奈愁何。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冷猿寒雁淮山远,风袅青帘。飞雪廉纤。莫道空中是撒盐。到时乳鹊喧梧影,晓卷疏帘。彩服巡檐。索共梅花笑语添。

灼灼庭花露未收,乐然双燕语绸缪。新妆满面犹看镜,残梦关心懒下楼。春到自怜人似玉,困来谁问酒扶头。狂踪已作风丝断,敢怨流年似水流。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英名不朽。更东汉、马良并秀。君今也、五男还又。应是五星孕就。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後。个般非偶。好与醉、刘伶五斗。

黄金时节别且兰,为感与情忍涕难。程缓不劳催马足,装轻未肯累猪肝。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独有恫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夷齐甘受周家饿,申白曾遭汉法髠。全活老臣残齿发,来生尚欲报君恩。

未了功名便阖棺,荒祠零落汉衣冠。知心惟有庭前柏,能与先生共岁寒。

暂归只欲见湖山,多谢亲朋日往还。但愧年衰筋骨惫,将迎容我片时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