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虚岩归吴门

返棹岁将晏,离亭酒亦深。
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阴。
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柳心。
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

作品评述

《送周虚岩归吴门》是明代诗人李元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返棹岁将晏,离亭酒亦深。
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阴。
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柳心。
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

诗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将好友周虚岩送回吴门。诗人在别离的情绪中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了返舟归来的景象,以及江亭之上离别时饮酒的深情。描写了冬日的景色,岛上的云雾寒寞,江面上的阳光被冰冻所遮蔽,给人一种寒冷和阴郁的感觉。诗人表达了自己离别的心情,劝友不要太过留恋飘泊的生活,因为这会伤害到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弹琴的心境,丘中无人与他共鸣琴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词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冷寒的景色来增强离别时的凄凉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对友谊和亲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飘泊生活的反思和对归乡之路的期待。最后两句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情,与前面的离别与思念相呼应,使整首诗词情感更加丰富。

李元昭是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纯正的文辞、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见长。这首诗词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展现了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受。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是李元昭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诗词推荐

自脱攀笼役,潜心克己私。是求从此日,非莫问前时。郡改山元在,江流石不移,人心日澜倒,先觉仰扶持。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绿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楼。醉把金船掷,闲敲玉镫游。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锦袋归调箭,罗鞋起拨球。眼前长贵盛,那信世间愁。

衡门日晏晚鸡鸣,下舍人归半掩扃。邑犬无声山郭静,暮天寒月拨云生。

祁寒不可怨,天道自平分。及尔春风来,四肢有余温。丈夫力如虎,为人行灌园。椒兰工壅蔽,未可怨芳荪。寒鱼守穷辙,蒙呴一沫恩。一朝被湔祓,吹毛见瘢痕。

画楼临晓日,青盖度行云。歌吹三春好,宾朋四海闻。絮嫌飞燕态,花妒绿珠裙。曲误谁能顾,周郎思不群。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左手执卷,右手指示。觌露不覆藏,几人知此意。回首台山锁寒翠。

上路传呼万毂流,羸骖踏月五更愁。城门争道无因入,始恨车前欠八驺。

风和雨。又送一番春去。春去不知何处住。惜春无觅处。柳老空抟香絮。莺娇乍迁芳树。回念故园如旧否。不堪闻杜宇。

坐待鸡鸣报早朝,那知别殿困笙箫。妾身恨不为鹦鹉,犹恃君王顾盼骄。

胡尘昔起蓟北门,河南地属平卢军。貂裘代马绕东岳,峄阳孤桐削为角。地形十二虏意骄,恩泽含容历四朝。鲁人皆解带弓箭,齐人不复闻箫韶。今朝天子圣神武,手握玄符平九土。初哀狂童袭故事,文告不来方振怒。去秋诏下诛东平,官军四合犹婴城。春来群乌噪且惊,气如坏山堕其庭。

楼角凌风迥,孤城隐雾深。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

禾山打鼓,雪峰辊毬,妙胜不打个般车里油。一双穷相手,两个死柴头。

立马不忍上,醉醒天气寒。都缘在门易,直似别家难。世路既如此,客心须自宽。江村亦饥冻,争及问长安。

奉行三尽令,问讯十分春。鸡犬柴门晓,牛羊草径新。远投双岭寺,频见耦耕人。我亦江南客,为农颇识真。

风卷残云,九霄冉冉逐。龙池无偶,水云一片绿。寂寞倚屏帏,春雨纷纷促。蜀锦半床闲,鸳鸯独自宿。好语我将军,只恐乐极生悲冤鬼哭。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文章恨不见文园,礼乐方将访石泉。何事庵中着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城中太守的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若向庵中觅光禄,雪中履迹镜中真。

天寒霜雪繁,萧萧北风劲。高鸟黄云暮,斗上捩孤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