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其四)》
拼音和注音
chuí táng chù chù jīng yín yù , chuī dí nián nián yuàn wǔ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处处:(副)各处;各方面:祖国~有亲人|~严格要求自己。
吹笛:晋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舟穿滩峡尽含悽,夹岸巉岩石路迷。
匍匐千夫牵绝壁,纷纷百丈出飞梯。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
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