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七首

清溪直村坞,修竹带邻曲。
花明户未开,风暖睡初足。
道侣两三人,开尊傍棋局。
永夜杂笑言,留宾方灭烛。
柝响间疏钟,群乌啼朝旭。
¤

作品评述

《和陶杂诗七首》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归昌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溪直村坞,
修竹带邻曲。
花明户未开,
风暖睡初足。

道侣两三人,
开尊傍棋局。
永夜杂笑言,
留宾方灭烛。

柝响间疏钟,
群乌啼朝旭。

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村坞,
修竹环绕着邻近的小曲。
花儿虽然已经盛开,但房门还未敞开,
温暖的风吹拂下,刚刚醒来的脚步踏出。

几位道友相聚一堂,
在酒杯旁边开启棋局。
整夜中,笑语和谐交织,
宾客离去时,蜡烛已熄灭。

木鱼声与敲击的钟声交错,
群乌啼叫着迎接旭日的到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清澈的溪水流过村坞、修竹环绕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宁静。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花儿已经开放,温暖的风吹拂,人们刚刚醒来,享受着宁静和宜人的环境。

诗中还描绘了几位道友相聚的场景,他们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下棋,共度美好时光。他们畅谈笑语,欢声笑语随夜幕交织,直到最后宾客离去时蜡烛熄灭。

最后两句描述了木鱼声与敲击的钟声相互交错,群乌啼叫着迎接朝阳的升起。这些描写增添了自然的声音和动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景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景。清溪、修竹、花儿、温暖的风,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道侣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友谊和快乐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自然声音的变化,增添了诗词的动态感和生机。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们的生活为主题,通过描写细腻而深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友情的热爱和赞美。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宁静,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温馨和快乐。

诗词推荐

曾从西池幸,宫花落未稀。日随黄繖转,云绕赭袍飞。临水楼台在,伤心歌管非。都门旧行处,却望寿山归。

但有形如槁,元无货可珍。四方长逆旅,一念即明神。漫仁缘将母,非材敢教人。无功叨廪禄,祗觉蠹吾民。

我作筹边倚半霄,西山云雪照弓刀。如今且说南楼胜,应共汉坛相对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汉武清斋夜筑坛,自斟明水醮仙官。殿前玉女移香案,云际金人捧露盘。绛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骖鸾。茂陵烟雨埋弓剑,石马无声蔓草寒。

蚕熟柔桑更绿,莺啼小麦初黄。吃饼且随燕蓟,缲丝空忆荆杨。

兄弟将知大自强,南山雾裹晦文章。睡轻可忍风敲竹,语妙何妨石作肠。碧瓦朱甍占肃爽,紫兰红叶共凄凉。渔舟去后天将夕,月入波心碎夜光。

生别有见日,死别无返时。绸缪结发初,百岁以为期。岂意中道间,弃我忽如遗。玉骨空委蜕,青山未同归。晤语永已矣,衰怀宁不悲。

三山江上寺,宫殿望岧峣.石径侵高树,沙滩半种苗。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

穷途敢恃舌犹存,小筑城西十里村。未挂衣冠惭士节,免输薪粲荷君恩。文章跌宕忘绳墨,学问荒唐失本原。仕宦一生成底事?子孙世世记吾言。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偶著强名字,非才但铸金。不妨称外监,况复住山阴。胜日聊披卷,清风故解衿。余生偷禄隐,何等是升沈。

帝嗟汙邦,久罹于兵。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花影迟迟转午阴,渐闻宫柳变鸣禽。休呈金彩矜工巧,但阅图书鉴古今。

夜来天雨雪,万木同一变。饥鸦觉余起,观览立须俨。遥山琼成积,平田玉如碾。老夫醒眼看,树树何其灿。

万岁黄金欲散时,柯亭风笛尚堪吹。一时谋卓人无数,不遣中郎一个知。

刘家古寺城南曲,选得僧坊共醉吟。野草幽花閒自媚,黄蜂白蝶静相寻。半檐落日留难住,满地东风扫不禁。漫道青春一分在,池边绿树已成阴。

阿滕试手下祥霙,散入郊原一尺盈。春近园林先富贵,夜深天地更分明。懒随柳絮夸安石,浪入梅花妒广平。明日诗坛期白战,莫将点墨污瑶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