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的《同君颖至黄龙寺》
拼音和注音
huáng lóng sì qián suō luó shù , zhí gàn bān wén yì tiān zh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
黄龙: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指真命天子。舰船名。古城名。即龙城。星座名。比喻成条成片的黄色烟尘或沙漠。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指长枪。端溪砚石品名。借指黄河。府名。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
娑罗树:释迦牟尼涅盘之处。在印度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其处四方各有二株双生的娑罗树,故谓之'娑罗双树'。
陈曾寿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原诗
黄龙寺前娑罗树,直干斑文屹天柱。
我坐其下诵金经,苍翠婆娑开古庭。
苔地阴冷拥黄叶,四山龙气交冥冥。
石上犹刻昙诜字,手种已是千年事。
高僧有情何处逢,遗踪独起寒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