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咏日午

高天净秋色,长汉转曦车。
玉树阴初正,桐圭影未斜。
翠盖飞圆彩,明镜发轻花。
再中良表瑞,共仰璧晖赊。

作品评述

《奉和咏日午》

高天净秋色,
长汉转曦车。
玉树阴初正,
桐圭影未斜。

翠盖飞圆彩,
明镜发轻花。
再中良表瑞,
共仰璧晖赊。

译文:
高高的天空,清凉的秋色,
长长的天河转动着烈日的车。
玉树的阴影刚刚抬起,
桐树的影子还未偏斜。

宝蓝的天幕飘飞着彩云,
明亮的阳光散发着细小的花朵。
再度在中天出现吉祥征兆,
共同仰望着宝石般明亮的太阳。

诗意:
《奉和咏日午》描绘了一个午后的景象,表达了秋天的宁静和宜人。诗人将天空的秋色和天河比喻为车子轮回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循环。通过描绘玉树和桐树的阴影,诗人表达了午后阳光的斜射和渐变。同时,诗人以翠盖、明镜等华丽的词语描绘了彩云和阳光的华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午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华丽。诗词中运用了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如高天、净秋色、翠盖、明镜等,给人以美丽的视觉感受。此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仰慕之情,传达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之感。整首诗词节奏明快,用意深远,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歷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復人矣。”集三十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雨涴壁泥行蜥蜴,风吟窗纸落蠨蛸。空斋惟有书千卷,夜夜青灯共寂寥。

重阳节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睿曲风云动,边威鼓吹喧。坐帷将阃外,俱是报明恩。

重阳节

陟屺寺南山,曾陪半日闲。春来梦携手,宛在白云间。

重阳节

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山苍苍。水茫茫。严濑当时不是狂。高风引兴长。

重阳节

万里来归道路长,两年身寄水云乡。仅余文字缣缃富,犹带湖山草木香。从此定应悬箔去,卑之且说踏槐忙。逢君客地成乖隔,相送江干问草堂。

重阳节

残梅一片过晴檐,忽感春风三十三。旧雁自归江北去,莺花只是恋江南。

重阳节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

重阳节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重阳节

去妇两眼泪,为君滴平生。一滴致妾意,再滴感君情。三滴眼欲枯,血点淋香缨。不滴堂前花,死株有时荣。不滴阶畔草,苦心展芳萌。请滴桥下水,长煎呜咽声。

重阳节

富人百屋看钱堆,不省东风几日来。报答春光须我辈,要当剧饮纵欢咍。

重阳节

闻莺才觉晓,闭户已知晴。一带窗间月,斜穿枕上生。

重阳节

去岁都城客,传闻召节驰。深期遂披睹,得以叙乖离。竟复参差是,空成怅望兹。外台知不远,匹马敢言疲。

重阳节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重阳节

明明复夜夜,胡子即成翁。唯是真知性,不来生灭中。

重阳节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重阳节

柳塘烟起日西斜,竹浦风回雁弄沙。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

重阳节

閒忆山中一片云,归欤莫待草风薰。老身岂可为形役,俗语何堪著耳闻。乍醉乍醒终郁郁,孰非孰是几纷纷。颠寒踣饿男儿事,已办渊明自祭文。

重阳节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今以八十老翁,却学小儿口说。如何不言不语,莫问是同是别。只愿年丰饱吃饭,肚皮解了三条蔑。

重阳节

湛不摇处,正好著力。欲识吾真,出阴办入。一毛端头,师子返掷。赤肉团上,万仞壁立。冲密湛然知不知,铁牛生得玉猫儿。

重阳节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

重阳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