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邓文原的《题陶渊明像》
拼音和注音
shī zhōng jiǎ zǐ chūn qiū bǐ , lí xià huáng huā yǔ lù z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甲子: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
黄花:1.指菊花。2.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3.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雨露:(名)雨和露。比喻恩泽或育人的思想:~之恩|~润心田。
邓文原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原诗
诗中甲子春秋笔,篱下黄花雨露枝。
便向斜川频载酒,风光不似义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