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瓦官寺阁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吹风筝。
杳无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川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一向贵,长此镇吴京。

作品评述

登上瓦官寺阁,早晨眺望金陵城。钟山朝北迎门,淮水向南荣。雨花纷纷飘落,天乐嘈杂鸣响。两廊中敲法鼓,四角处放风筝。遥望天空无尽,仰望日月穿行。山峰空旷凌厉,大地古老阴寒。云海慢慢晚星,宫观苍茫平静。门上尚存阊阖字,楼上辨认凤凰名。雷声响起百川动,神灵支撑万栋倾。灵光永远崇高,继续镇守吴京。

这首诗描述了登上瓦官寺阁,远眺金陵城的场景。作者描绘了城市的景观和气氛,如北面的钟山,南边流淌的淮水。诗中插入了自然的景观,如飘落的雨花,天空中的嘈杂的鸣响,以及远处山峰的雄伟和大地的古老。诗中也以描绘了城市中的建筑,如敲法鼓的廊中,放风筝的四角,以及门上的阊阖字和楼上的凤凰名。最后,诗中表达了神灵的力量和守护吴京城的决心。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登临高阁,俯瞰城市景观的画面,同时也渗透着对历史和传统的敬仰之情。

诗词推荐

夜静孤村闻笛声,溪头月落欲三更。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登览多清兴,衣襟有白云。松风不知际,仙籁坐中闻。

冷冷无弦筝,汹汹自鸣鼓。最是醉梦中,唤作松风雨。

儒家急。儒家不悟行尸客。行尸客。钻研活路,无遮无隔。令人泛海夸强测。岂思风浪扁舟溺。扁舟溺。此般宁忍,劝君休息。

西来渐觉细尘红,扰扰舟车路向东。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乍鸥边、一番腴绿,流戏又怨苹花。看晚吹、约晴归路,夕阳分落渔家。轻云半遮。萦情芳草无涯。还报舞香一曲,玉瓢几许春华。正细柳青烟,旧时芳陌,小桃朱户,去年人面,谁知此日重来紧马,东风淡墨欹鸦。黯窗纱。人归绿阴自斜。

与君同气不同家,今度书迟望眼赊。遇物却思高姓似,江头行坐看芦花。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相望幸邻壤,犹得借余明。

故山萝蔓锁云扉,几夕扁舟已梦归。莲社招贤移岁月,芝岩编句满珠玑。金刀拥雪新彫鬓,香祴欺兰旧赐衣。后夜吴门对霜月,怀师馀意在琴徽。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贱贫奔走食与衣,百日奔走一日归。平生欢意苦不尽,正欲老大相因依。空房萧瑟施繐帷,青灯半夜哭声稀。音容想像今何处,地下相逢果是非。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薢茩丹丘生,文采超众彦。精魄更蔚庞,雏展垂天翰。每逢罗浮春,含笑解貂换。列饮杏花阴,吹笛侑羹献。微酣双耳热,谹议层叠见。弘深剧王霸,险诡杂神幻。踏月或起舞,留连

阳峰一别十余载,今日南关始见君。龟范马图俱寂寂,兽蹄鸟迹正纷纷。官名已逸归郯子,竹纪终须入汲坟。造物无情余辈老,后生谁可托斯文。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

好风残腊尽,春意动园林。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江湖方转徙,岁月自侵寻。忍别山阴去,徘徊忆旧吟。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露下草初白,天长

春归花药尚红酣,送子脂车马在骖。幕画向来多实用,事机今可付常谈。学方用力须千百,事或当仁勿二三。别后欲知渔钓处,五湖天水共澄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