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作品评述

蜉蝣翻译及注释

翻译
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心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
细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尽情展示着它华美的衣服。叹其生短促我心涌满忧郁,我人生的归宿将栖落何处?
柔嫩的蜉蝣刚刚破土而出,轻轻舞动雪白的麻纹衣服。叹其生命短暂我忧郁满怀,到哪里寻找我人生的归宿?

注释
⑴蜉(fú)蝣(yóu):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⑵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
⑶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⑷於(wū):通“乌”,何,哪里。
⑸采采:光洁鲜艳状。
⑹掘阅(xué):挖穴而出。阅:通“穴”。
⑺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⑻说(shuì):通“税”,止息,住,居住。

蜉蝣鉴赏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成人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此诗开篇即以“蜉蝣之羽”为比,这个小生命的翅膀,像一件华美的衣裳那样艳丽多彩。但这种美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天的美丽,宛如昙花一现。诗人见此情景生发感慨。一种珍惜生命、把握现在的紧迫感油然而生。第二章意思大致相同。第三章,描述蜉蝣的初生,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麻衣如雪,那薄如麻丝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样洁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飞翔起来,尽情挥舞生命的光采。相比之下,人当然要学习蜉蝣精神,生之光华,死之绚烂。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复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中国,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蜉蝣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诗经

寂虚湛湛。道大圆明如宝鉴*。清夜霜天。物洁星稀海桂圆。幽栖静悄。独坐陵溪风浩渺。水碧澄烟。心适清聪物外仙。

诗经

脱手偷摹太古踪,撑胸孤喻后凋松。冥冥遗世排阊阖,魂出呼骑双白龙。

诗经

晓日初浮万里晖,西风摇荡送秋归。冥鸿直上三千丈,社燕春莺不敢飞。

诗经

了了臞儒说旧章,三钟初试楚金良。当年尚老君方壮,此道催人意已志。懒逐肥尘规冷炙,甘同贫女借馀光。谁家春草能终惠,惆怅还同病乘黄。

诗经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诗经

贞洁如图史,纖微到米盐。辟纑穷亦乐,反鮓训尤严。封邑才纶诰,还乡尚绣帘。自惭铭笔拙,何以发幽潜。

诗经

滩里惊涛怖杀人,潭中净绿数浮鳞。如何咫尺能悬隔,物外区中信莫伦。

诗经

几万人家山水中,为官古雅少人同。疏帘衙退卷花轴,曲槛客来凭竹风。唯道簿书多傍俗,自怜琴酒未妨公。等闲呵出郭门近,轻棹绕湖寻佛宫。

诗经

有缘相遇芥投针。话真心。死三阴。阳自浆成,琼液不时斟。伴饮琅琅声贯耳,无弦曲,肖风琴。氤氲消息拍胸襟。九成金。鬼神钦。一混天光,变化体难寻。空似空中成妙有,心朗朗,虑沉沉。

诗经

琢磨佳句敌离骚,赖得朋来漉酒陶。时遣纡余资卓牵,更将华妙济雄豪。阁临巨浸南溟近,帘捲晴空北极高。更约高谈句法外,可怜天下政滔滔。

诗经

故里夫差国,高名惠远师。君恩从野逸,归棹逐凌澌。旧访暗无念,牵怀亦有诗。因行过秦望,为致李斯碑。

诗经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诗经

选诗非选官,论诗非论人。

诗经

当年玉帛聘辽阳,出塞曾歌此路长。汉节重寻旧车辙,插天犹有万垂杨。

诗经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诗经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道山延阁委竹帛,清都太微望冕旒。贝宫胎寒弄明月,天网下罩一日收。此地要须无不有,紫皇访问富春秋。晁无咎,赠君越侯所贡苍玉璧,可烹玉尘试春色。浇君胸中过秦论,斟酌古今来活国。张文潜,赠君洮州绿石

诗经

送君诗者悉豪雄,男子身穷道不穷。为问何凭游海内,唯应所恃在胸中。渡过淮水即河水,路背南风多北风。谁料褐衣抱珠璧,九霄夜月贯长虹。

诗经

松花冈头雷雨急,坡陀流膏渍香汁。新泥日蒸气深入,穿苔破藓钉戢戢。如盖如芝万玉立,紫黄百余红间十。燕支微匀滑更湿,倾筐盛之行且拾。天随杞菊谩苦涩,采归芼之脱巾笠。桑鹅楮鸡皆不及,嫫姑天花当拱揖。盐豉作羹炊玉粒,先生饱饭踏晓日,更遣樵青行负笈。

诗经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