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

迢迢清夜静无哗,月色千门噪乱鸦。
坐久忽惊寒力重,不知残雪在梅花。

作品评述

《春日杂兴》是宋代诗人王同祖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迢迢清夜静无哗,
月色千门噪乱鸦。
坐久忽惊寒力重,
不知残雪在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月色皎洁,而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传来了繁杂的噪音和喧闹。诗人坐久了,突然感到寒意加重,却不知道是残存的雪花落在了梅花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春日夜晚的场景。首句“迢迢清夜静无哗”,通过“迢迢”和“静无哗”这两个形容词,表达了夜晚的宁静和静谧。接着,“月色千门噪乱鸦”,用“月色”和“噪乱鸦”形成鲜明的对比,描绘了在这宁静的夜晚中传来的喧闹声,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坐久忽惊寒力重,不知残雪在梅花”,通过“坐久忽惊寒力重”表达了诗人在静坐良久后感到了寒意加重的感觉。而“不知残雪在梅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陌生和不知情况的感受。这里的“残雪”可以理解为冬天的余寒,而梅花则是春天的象征,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对季节转换的暗示。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冷暖、寂静和喧闹的对比,展现了春日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残雪和梅花的描绘,也传递了季节更迭的信息。

作者介绍

王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今属浙江)人。早年侍父宦游。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金陵制幕。淳祐间通判建康府,改添差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嘉熙四年,自选其少作七言绝句百首爲《学诗初稿》。事见本集卷末自跋。 王同祖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诗词推荐

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洲横截两溪分。长官日永无公事,卧听滩声看白云。

油灯方照夜,此物用能行。焦首终无悔,横身为发明。尽心常欲晓,委地始知轻。若比飘飘梗,何邀世上名。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重寻漫壁认题名,十五年来一梦惊。谁料今朝携客至,却成此地送君行。桂阳卧治真谈笑,鲁史遗编赖发明。文定南轩仙去后,湖湘又得一先生。

皮苍老松,色暗焦桐。微尘尘破,一印印空。大千经卷钟出碍,三世佛口谷吞风。六门了用,双眉有功。

先生炼飞精,羽化成翩翻。荒坛与古甃,隐轸清泠存。四面蹙山骨,中心含月魂。除非紫水脉,即是金沙源。香实洒桂蕊,甘惟渍云根。向来探幽人,酌罢祛蒙昏。况公珪璋质,近处谏诤垣。又闻虚静姿,早挂冰雪痕。君对瑶华味,重献兰薰言。当应涤烦暑,朗咏翚飞轩。我愿得一掬,攀天

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无端梦醉西湖,杨花扑帐春云热。朝来问讯,墙阴玉树,霏霏香屑。黏竹如斑,点衣如睡,穿帘如蝶。甚儿童惊怪,东风几日,销不尽,苍苔雪。莫恨玉妃浑老,半面妆风流仍绝。多情应有,洛滨解佩,江中捐*。销得几番,荒烟疏雨,冷云残月。倩何人报与广平,渠不解心如铁。

古国群舒地,前当桐柏关。连绵江上雨,稠叠楚南山。沙馆行帆息,枫洲候吏还。乘篮若有暇,精舍在林间。

弛檐逢除夕,檀栾共拥炉。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

剥啄敲门走梦周,夜来一雨润方收。徐郎示我郊行作,亟起讽之天定秋。

淑气潜飞玉管灰,无情草木得先知。一如圣主行仁政,晨发岩廊夕海涯。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洗出金滩锁骨沙,种成老树竞槎牙。冰霜历尽肌生玉,窗牖寒深影到纱。旧岁枝头新岁景,十分好处一分花。谁言冷圃惟秋菊,春意撩人乃尔耶。

六花纷委地,随物赋圆方。未戒土牛候,先呈玉马祥。月孤难耀彩,句妙与争光。不独夸三白,深宜熟五粱。

楚尾江横,斗南山秀,辋川谁画新图。几时天际,平地出方壶。应念江南倦客,家何在、飘泊江湖。天教共,银涛翠壁,相伴老人娱。长淮,看不尽,风帆落处,天在平芜。算人间此地,岂是穷途。好与婆娑尽日,应须待、月到金枢。山中饮,从教笑我,白首醉模糊。

默默家风,云摩霁空。露月夜爽,天水秋同。人传眉目好,我道骨头穷。华须凝粉蜂房蜜,桂毂流魂犀角通。

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前。乘潮发湓口,带雪别庐山。暮景牵行色,春寒散醉颜。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

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床。

蜂蝶如相识,窥人却怪生。平时被花恼,因病此心轻。笑语初疑梦,香红旋问名。杖藜回白首,颓景欻衔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