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

[圜钟为宫]赫赫皇图,炎炎火德。
侈神之阳,奄有方国。
粢盛既岂,俎豆有飶。
于万斯年,报祀无对。

作品评述

诗词:《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

中文译文:
圆钟作宫,庄严的帝王图腾。
炽烈的火德燃烧着。
神灵之阳,统御着四方的国土。
祭祀的仪式隆重而丰盛,祭品丰富。
在千万年的岁月里,报答祭祀没有比得上的。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名为《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诗中以圆钟作为宫殿,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尊贵。火德的炽烈燃烧着,代表着权力的力量和光辉。阳光般的神灵统御着整个国家,象征着帝国的统一和稳定。祭祀的仪式隆重而丰盛,祭品丰富,彰显了对神明的崇敬和感恩之情。这场祭祀仪式历经万年,是对神灵的持续报答,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虔诚与敬意。

赏析: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是隋代的一首古代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盛大。通过描绘圆钟作为宫殿、炽烈的火德和统御四方的神灵,诗人将祭祀仪式渲染得神秘而庄严。祭祀仪式中的丰盛祭品和长期的持续祭祀,彰显了人们对神明的深切敬意和虔诚信仰。整首诗流畅而华美,词句间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以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这首诗词不仅展示了隋代祭祀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神明的敬畏与虔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雪花剪白忘安蒂,霜叶雕红不变枝。争似随家宫树上,四时锦彩不曾离。

昼漏沈沈倦琐闱,西垣东观阅芳菲。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鲜云瑞旭楼前晓,宝艾芳椒殿里香。五数已知随地永,九重更自配天长。

昔年官冷欲无毡,制锦如今又不然。老去几遭官长骂,书来却有故人怜。敢期翠羽还池上,渐喜黄衣减目前。欲学催科无奈拙,直须天假一农年。

[黄钟宫二奏]閟宫有侐,堂筵屹崇。灵徽匪遐,精诚感通。苾芬维时,登兹明祀。冷然云车,有来其驭。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山头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两角天。但有圆明真实在,是身何往不安禅。

乾淳老人气岳岳,破冠穿履行带索。撑肠拄肚书万卷,临风欲言牙龄落。

三两信凉风,七八分圆月。愁绪到今年,又与前年别。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过了秦灰汉又唐,衣冠谁不是牙郎。河东柳氏何师法,奴婢犹知蹈大方。

昨日布衣行九州,今日绣衣拜冕旒。马前清道一千步,当街不敢阚高楼。

龟堂端是无能者,妄想元无一事成。最後数年尤可笑,饱餐甘寝送浮生。

苍山余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不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闲思至道年中事,独倚左冯城外楼。目断平皋人不见,暮天无际水悠悠。

诗梦关情草满池,东皇已向岁前归。怪渠杨柳摇金未,底事漫空絮便飞。

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举世遭心使,吾师独使心。万缘冥目尽,一句不言深。野火烧禅石,残霞照栗林。秋风溪上路,终愿一相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