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怀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尽有感集句(四首)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追怀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尽有感集句(四首)》的其中一首,创作于明代。作者是丘刘。

中文译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
总是乡关离别情。
妾梦不离江上水,
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兄金吾延伯和散尽有感的歌姬的追忆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凄美的玉笛声,以一种幽暗的方式飘荡在空气中。这种音乐的美妙引发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思考和回忆。这里的"乡关离别情"指的是别离的感伤和乡愁,它在作者的心中持续存在。

接下来的两句诗,作者描绘了自己的梦境。作者的梦境中,他的思绪始终无法离开江水,这可能象征着他的思绪和回忆始终与故乡的江水紧密相连。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作者的思绪都无法摆脱对江水的回忆和思考。这里的"夜来还到洛阳城"意味着作者的回忆和思绪在夜晚时回到洛阳城,这可能是他与亡兄和歌姬共同的回忆之地。

整首诗以凄美、离别和回忆为主题,通过描述玉笛声、故乡江水和洛阳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亲人和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对过去的追忆,展现了明代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离别的痛苦感受。

诗词推荐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

霄汉正联飞,江湖又独归。暂欢同赐被,不待易朝衣。山雨迎军晚,芦风候火微。还当宴铃阁,谢守亦光辉。

轻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小板齐声唱石州。月如钩。一寸横波入鬓流。

菌阁芝楼杳霭中,霞开深见玉皇宫。紫阳天上神仙客,称在人间立世功。

深夜竹亭雪,孤灯案上书。不遇无为化,谁复得闲居。

石磴插青云,禅宫入渺冥。归云侵客座,流水乱松声。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暮年从远谪,落日别交亲。湖上北飞雁,天涯南去人。梦成湘浦夜,泪尽桂阳春。岁月茫茫意,何时雨露新。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许田流寓因相识,岁歷今移十二辰。别墅已荒三径草,素衣犹化九衢尘。悬瓢颜巷安贫久,泣玉荆山失意频。莫向明时便招隐,重来须醉杏园春。

湖上春风发管弦,须临三十此离筵。离人忽有重来日,游女初非旧少年。官职已辜疲瘵望,诗名空被后生传。啼莺莫惜蹉跎恨,闲事听吟一两篇。

孤踪水上萍,岂料过希龄。药圣贫难疗,钱神祷不灵。行云风断续,蜕叶雨飘零。半世知心者,书灯一点青。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一曲波光彻太虚,四垂碧汉罩湖鱼。游人眼被荷花碍,不觉琉璃泡裹居。

豫章江南朔风惊,浩荡帆船破浪行。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南江问越姑。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县宰何人真解事,做官来向画图中。

节晦春芜歇,天高暮雨空。轻雷遥应电,斜日倒成虹。阴绿苔浮水,幽光蕙转风。何须俗士驾,三径有蒿蓬。

纵赏钩帘面远山,蟹螯谁复问尖团。飞花空自嫌春晚,折竹应当念岁寒。句法一如冰柱险,书斋坐怪玉壶宽。固知柳絮因风起,何事青天亦受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