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秋砧

三川水上秋砧发,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

作品评述

《洛城秋砧》是唐代徐凝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洛阳城秋夜中的景色和人们的愁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三川水上秋砧发,
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
洛阳城里更愁人。

诗意是通过描绘洛阳城的秋夜景色来表达人们的愁绪。诗中提到的“三川水上秋砧发”指的是夜晚在洛阳城外的三条河流上传来砧杵的声音,随着秋风的到来,砧声更加清晰。接着,诗中提到“五凤楼前明月新”,指的是洛阳城内一座雄伟的楼阁,明亮的月光从楼前洒下,照亮了整个城市。

然而,尽管夜色美丽,但这个明月的夜晚却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忧虑和愁绪。诗中询问“谁为秋砧明月夜”,意味着有人在秋夜中牵挂思念着。最后一句“洛阳城里更愁人”,更进一步表达出洛阳城民众的愁绪和忧虑。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洛阳城秋夜的景色和人们的感受。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人们的内心状态,展现出秋夜中矛盾的美与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诗词情感真挚,诗意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社会变迁的关注。

作者介绍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至侍郎。诗一卷。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一杯麦饭洒悲辛,不尽烟芜旧与新。地下岂无担板汉,世间但有乞墦人。荼蘼芍药几何日,寒食清明又一春。自是老怀多感慨,非干芳草负蹄轮。

文皇临御日,震怒灭残胡。下诏求名将,惟君冠武夫。扬旗频扈从,略地效驰驱。左广兼追蓐,前茅特虑无。交绥斩当户,围合走单于。马骤黄砂碎,膏涂白草枯。穷兵逾遬濮,喋血度余吾。入塞长歌凯,还京促献俘。成功由力战,制胜叩神谟。爵禄初行赏,山河拟剖符。丽城分甲第,报宴

作赋曾闻纸贵夸,谁令此纸遍京华。不行官钞行私钞,名目何人饷史家。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并驰绝塞待燕邻,喜过重关值故人。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竹瘦门逾静,楼高山太低。白烟青树走,细雨大江迷。野水东西流,园蔬上下畦。僧无城市去,岩有鬼神栖。

历历龆年事,分明昨与今。不因清话久,那悉故情深。岁月且迟暮,官曹宁陆沉。所欣同巷陌,伏腊每招寻。

春近寒尤苦,先生不下堂。乌皮蒙燕几,白拂挂禅床。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悠然睡还起,已觉日微长。

齿履登临乏款延,薰风报谒郁蓝天。拂尘未下云檐榻,采宝新归海国船。乘兴□□迷柳下,搜吟□梦到梅边。何时握手东林社,重结三生未尽缘。

道人送客过林扃,先识穿云拄杖声。内苑深居无一念,东堂久阔尚余情。且欣能善将军饭,未怪频翻吏部羹。小住家风殊不恶,一江明月看潮生。

幕府遥三舍,传车乘一封。忠深轻远道,醉暖朱严冬。圁水犹飞檄,芦关未灭烽。贤侯虽喜士,人得久从容。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马向铺钱埒,箫闻奏玉台。人疑卫叔美,客似长卿才。借问游天使,谁能取石回。

形睡神非睡,心閒身亦閒。是非都不管,高卧华州山。

阴阴深树晚生烟,雨急归来失系船。白鹭不惊沙水浅,依然共在绿杨边。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啼莺唤起纱窗梦,红日满帘花影弄。翠屏香字冷薰炉,罗衣叠损金泥凤。去年君去燕归时,今日燕来君未归。欲把相思挑锦这,夜寒懒上鸳鸯机。起来翠袖香罗薄,东风满地桃花落。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小筑初开一亩基,晚风散策已相宜。山童何急催归去,正是凉生月上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