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七星岩》
拼音和注音
méi tái duō lǜ zì , biān fú shì dān sh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丹砂:丹砂dānshā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蝙蝠: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玲珑数岩穴,明灭一烟霞。
石乳凝为石,花光散作花。
莓苔多绿字,蝙蝠是丹砂。
散带寻仙迹,行行磴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