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魏了翁的《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uí bǎ fú huá biàn gǔ fēng , tuí bō gǔn gǔn rì bēn c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浮华:(形)讲究表面华丽或阔气而不顾实效:崇尚~|~的风气。[反]质朴。
衮衮:1.神龙卷曲的样貌。2.旋转翻滚的样貌。3.大水奔流的样貌。4.引申为急速流逝。5.说话滔滔不绝的样子。6.相继不绝,接连不断的样子。7.纷繁众多的样貌。8.尘雾频起的样貌。
古风:(名)①古代的风俗习惯,多指朴实的生活作风:衣着简朴有~。②古体诗。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原诗
谁把浮华变古风,颓波衮衮日奔冲。
人情容易随流去,此道分明触处逢。
学似董晁犹有累,文过元白愧无宗。
诸君自此皆升矣,更向根基厚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