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钱澄之的《长汀道中示吴二明府(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ì lù diāo cán hé chù xíng , yòu chuān fēng suì fù huāng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驿路:驿路yìlù驿道。
烽燧:(名)古代边防告警时点燃烟火,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烟叫燧。
凋残:凋残diāocán∶零落衰败凋残的古庙∶凋零百花凋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驿路凋残何处行,又穿烽燧赴荒城。
渡头虎迹沿溪去,村外鸡声冒雨鸣。
鸟帽即今双短鬓,青山依旧两狂生。
相看漫洒吴江泪,已听褒纶赠杲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