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韩非

韩子流于惨,聃书妙造微。
百年同一传,谁是复谁非。

作品评述

诗词:《杂咏一百首·韩非》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韩子流于惨,
聃书妙造微。
百年同一传,
谁是复谁非。

中文译文:
韩非陷入了困境,
聃书却构思巧妙微妙。
百年以来传世相传,
谁是重生者,谁是非韩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所作,被收录于《杂咏一百首》之中,题为《韩非》。韩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而聃书则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诗中以对比的形式,表达了对韩非子和老子思想的评价。

首先,诗中提到韩非流于惨,暗指韩非子的悲惨遭遇。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宰相,他提出了一系列刑法和治国策略,但最终却遭到了韩国的诬陷和流放,以致于他的思想和学说无法广泛传播。这里的"流于惨"表达了对韩非子遭遇的同情和无奈。

而对比的另一方面,诗中提到了聃书的妙造微。聃书指的是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聃书妙造微"暗示了老子的思想构思精巧微妙,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最后两句"百年同一传,谁是复谁非"表达了对韩非子和老子思想的争议与评判。"百年同一传"指的是韩非子和老子的思想都在历代流传,但"谁是复谁非"则暗示了对两者哪一种思想更为重要和正确的质疑。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辩论和争鸣的提醒。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韩非子和老子思想的对比,折射出对不同思想流派的思考和质疑。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韩非子遭遇的同情和对老子思想的赞赏。这种对思想的思索和评判,展示了宋代士人对于历史思想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

阶下宝鞍罗帕,门前绛蜡纱笼。留连佳客怅匆匆。赖有新团小凤。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瓯中。归来袭袭袖生风。齿颊馀甘入梦。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昔人道与俱,物外一不假。而我同是见,兼取及土苴。虚心超万境,诗笔时一把。造诣岂二机,此秘知者寡。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云台列像拱真人,野老犹夸建武春。不用剑锋能刜石,冰河一瞥已通神。

红点霏霏似撒沙,荒园幻作五侯家。自怜改尽青青鬓,无力栽花且看花。

老子痴顽耐远游,平生腹不贮闲愁。今年天赐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头。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进一步,退一步,钁头钁底无回互。以一机,夺一机,没便宜处讨便宜。插锹叉手田中事,是即担泉带月归。

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道人心地古为徒,野鹤昂藏白月孤。我亦生来世缘薄,回思昏宦欢非夫。

昨日去年去,今朝今岁来。去年去不去,今岁来不来。

介胄鹰扬出,山林蚁聚空。忽闻飞简报,曾是坐筹功。迥夜昏氛灭,危亭眺望雄。茂勋推世上,馀兴寄杯中。喜色烟霞改,欢忻里巷同。幸兹尊俎末,饮至又从公。

珠箔风轻月似钩,还看锦乡结高楼。堪伤乞巧年年事,未识君王已白头。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劝君勿嫌杨花太轻薄,篱下沟中纷漠漠。翠鬟婢子不胜愁,扫尽还飞满朱阁。晚来风雨送行春,天无游丝地无尘。雪狂絮乱安可得,孤树青青愁杀人。

南省推丹地,东曹拜琐闱。惠移双管笔,恩降五时衣。出入宜真选,遭逢每滥飞。器惭公理拙,才谢子云微。案牍遗常礼,朋僚隔等威。上台行揖让,中禁动光辉。旭日千门起,初春八舍归。赠兰闻宿昔,谈树隐芳菲。何幸盐梅处,唯忧对问机。省躬知任重,宁止冒荣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