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次尹惠州巡检

万古罗浮洞,江楼著老坡。
子西相继出,延秀晚经过。
欲访先贤去,其如远道何。
天寒与君别,莫听记人歌。

作品评述

诗词:《送吴次尹惠州巡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文圭

万古罗浮洞,江楼著老坡。
子西相继出,延秀晚经过。
欲访先贤去,其如远道何。
天寒与君别,莫听记人歌。

中文译文:
千古以来罗浮洞,江楼依附在老坡上。
吴次尹即将离去,晚霞在远方经过。
欲去拜访前辈先贤,旅途遥远何其难。
寒天与你告别,不要听那人们的歌谣。

诗意:
这首诗是陆文圭为送别吴次尹惠州巡检而写的。诗中描绘了壮丽的罗浮山景色,以及江楼依附在老坡上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吴次尹的祝福和送别之情。他希望吴次尹能够追随前人先贤的足迹,但也深知这条远道漫漫,希望他能够平安归来。最后,诗人勉励吴次尹在离别时不要听那些伤感的歌谣,以免增添离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展示了自然山水之美。通过将吴次尹的巡检与山水景色相结合,诗人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子西"一词可以理解为罗浮山的别称,将吴次尹与这座山脉相联系,使得送别的情感更加深刻。最后两句"天寒与君别,莫听记人歌"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告别和劝慰之意,希望吴次尹能够坚强面对离别的寒冷,不被外界的伤感情绪所影响。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景色和表达对吴次尹的告别之情,展示了诗人的感怀之情。同时,诗人的劝慰和祝愿也为吴次尹的旅途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勉励。这首诗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金丹至药匪寻常,幸藉西华泄此方。天上有之无计得,积功须及许旌阳。

犹记午桥边,曾吟太华莲。浮生春梦耳,山色故人然。翠滴层峦雨,青横一抹烟,何时身此境,濯我以清泉。

有语中无语,达磨九年空面壁。无语中有语,空生岩畔花狼藉。南斗八,北斗七。

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芙蓉无处着秋光。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倩谁闲寄水云乡。

分宜七里逢重九。篱根无菊尊无酒。萧飒鬓如蓬。不禁吹帽风。插花开口笑。未分输年少。明岁定王台。传杯不放杯。

拄杖何年掷向空,云端隐约化晴虹。此桥端的通霄汉,谁与同游访月宫。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子规解劝春归去。春亦无心住。江南风景正堪怜。到得而今不去、待何年。无端往事萦心曲。两鬓先惊绿。蔷薇发望春归。谢了蔷薇、又见楝花飞。

翰苑台边拂旧题,岁华荏苒壮心违。看萸喜得亲长健,对菊犹惭令未归。秋水一江鸥共瘦,云山千里雁初飞。宦情有暇无风雨,把酒相酬此会稀。

白鹿原东滻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

玉字秋风至。帘幕生凉气。朱槿犹开,红莲尚拆,芙蓉含蕊。送旧巢归燕拂高檐,见梧桐叶坠。嘉宴凌晨启。金鸭飘香细。凤竹鸾丝,清歌妙舞,尽呈游艺。愿百千遐寿比神仙,有年年岁岁。

老子携筇杖,小童挑酒壶。遍寻泉石胜,引路倩樵夫。

暮年身似一虚舟,付与沧波自在流。垂地雪云吹不散,且倾桑落脍槎头。

东窗坐爱枝间雪,大似酴醾压架花。天气更晴宜有月,夜深来看玉交加。

乡闾耆宿非复前,老章病死今三年。朝来出门为太息,不见此翁催社钱。我比翁虽差识字,向来推择尝为吏,事功自计无一毫,尚不如翁终日醉。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小草有远志,大樗可长年。山林自相许,风雨堪独眠。稍须三径资,莫问五湖船。从今坐右铭,可刻招隐篇。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

帘卷薰风透骨香,月移花影上回廊。客游不作安居计,漫借高斋一榻凉。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摇声风雨高。行尽江湖忘岩壑,犹疑绕屋尽波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