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罗浮石(刻于石上)

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作品评述

诗词:《题罗浮石(刻于石上)》

清景持芳菊,
凉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
此地有群峰。

中文译文:

清晨景色中芳菊花簇拥着明媚的景色,
凉爽的天空依偎在茂密的松树旁。
名山何必远行,
在这里就有一片连绵的群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传达作者的感慨和思考。首句写清晨的景色,芳菊花盛开,给人带来了明媚和愉悦的感觉。第二句写凉爽的天空和茂密的松树,形成了一幅清凉宜人的画面。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则表达了作者对名山的思考。作者认为,在这个地方已经有了连绵的群山,名山何必去远行。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名山的看重,认为在自己身边也有可以欣赏的山峰,不需要特意去追寻名山的壮丽景色。这种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身边环境的珍视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对一种宁静平和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李德裕的生平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诗人;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初,禁中书诏典册,多出其手。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左仆射、并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和武宗开成五年(840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
公元844年,辅佐武宗讨伐擅袭泽潞节度使位的刘缜,平定泽、涟等五州。功成,加太尉赐封卫国公;李德裕长期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朋党斗争,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延续40年,牛李党争最早可上溯唐宪宗时文饶父吉甫与牛等的矛盾,纵观史实,文饶执政功勋卓著,威震天下;牛党执政,无所作为,国势日弱,武宗即位,信用文饶,一扫朋党,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击破回纥,威震土蕃、南诏;唐室几竟中兴,宣宗即位,嫉文饶威名,初贬荆南,次贬潮州;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再贬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区大林乡附近)司户,次年正月抵达。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于贬所,终年63岁;李德裕逝后10年被追封为太子少保、卫国公,赠尚书左仆射。公元849年,李德裕病逝在崖州。与他同时代的李商隐称他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启超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然而,与上述五个人比起来,李德裕的名字毕竟不响,之所以不响,是不是因为在“会昌中兴”和“牛李党争”的问题上,他太平均用力了呢?

  李德裕在琼期间,著书立说,奖善嫉恶,备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中国象棋发明者。

诗词推荐

代城上春云低阁雨。渐觉春随,一片花飞去。素颈圆吭莺燕语。不妨缓缓歌金缕。堕纪颓纲公已举。但见清风,萧瑟随谈绪。借寇假饶天不许。未须忙遣韶华暮。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今朝有喜君知否,到处人家醉不醒。

乌顶雪眉,云踪鹤态。貌出正偏,见非向背。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觌面分明,两彩一赛。

赤水无精华,荆山亦枯槁。玄珠与虹玉,璨璨李贺抱。清晨醉起临春台,吴绫蜀锦胸襟开。狂多两手掀蓬莱,珊瑚掇尽空土堆。

归来便閒适,松桧自俦侣。扶疏媚虚堂,初无一禽语。长哦柴桑诗,妙香吐云缕。平生壑源好,莲瓯发新乳。痛洗朝来忙,得意乃如许。轮蹄不到门,幽壁挂犀麈。笑拂维摩床,西窗睡秋雨。

非村非郭路萦回,绕屋蔷薇户半开。春暖莺声相应答,晚晴鸦阵自归来。白烟上锉炊新稻,红雨糟床滴旧醅。山色满窗书满架,此生无梦落黄埃。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莫怪相逢无笑语,感今思旧戟门前。张家伯仲偏相似,每见清扬一惘然。

门人久作开堂老,庭桧看成合抱围。他日浴堂归洗背,回头还解放光辉。

多虞难住人稀处,近耗浑无战罢棋。向阙归山俱未得,且沽春酒且吟诗。

神理今何在,斯人竟若斯。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谁言夕郎拜,翻向夜台悲。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

三日癖深居,案头尘一斛。檐溜如许长,种雪销春旭。眼厌短衣囚,庭余半死木。未知桃与杏,何处较红绿。数年多快游,冥罚就羁束。小食神仙字,聊以砭凡俗。

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迩臣跪奏,严放必恭。乃御计褕,升于殿中。慈颜雍穆,和气冲融。芳流清史,傅之无穷。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

晨兴未栉盥,扶杖并檐立。断云方东行,庭草露犹湿。朝饥神益爽,清虚自来入。可怜数鸡雏,随母啄遗粒。蝶残蚍蜉喜,鼠腐鸱鸦集。吾当一洗之,漱泉开玉笈。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