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西华

雁过停舟处,徘徊野色迟。
城根流水抱,岸角断桥垂。
烟集栖埤鸟,风寒牧马陂。
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作品评述

《舟次西华》是明代吕时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次西华
雁过停舟处,徘徊野色迟。
城根流水抱,岸角断桥垂。
烟集栖埤鸟,风寒牧马陂。
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

译文:
停船在西华,雁群飞过的地方,徘徊的野色显得迟迟。
城根的流水环绕,岸角的断桥垂挂。
烟雾聚集栖息的鸟儿,寒风吹拂牧马的陂塘。
怎能忍受今夜的宿处,短笛声隔着船吹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停船在西华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雁群飞过的景象、城根的流水、断桥的景象以及烟雾中的鸟儿和寒风中的牧马,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同时,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今夜宿处的不满和短笛声的干扰,体现了作者对宁静和寂静环境的向往。

赏析:
《舟次西华》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情感的图景。作者通过描绘雁群飞过、流水环抱、断桥垂挂等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船上,感受着自然的美妙。诗中的烟雾、鸟儿和牧马等形象,给人以生动的感觉和画面感。

诗中的最后两句“岂堪今夜宿,短笛隔船吹”表达了作者对宿处的不满和短笛声的干扰。这种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外界干扰的抱怨,使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真实。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明代吕时臣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真挚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能够体味到作者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外界干扰的不满。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游蜂竞攒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曾共饭,洛社又同游。脱屣风波地,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著闲愁。

窃禄祠官久见容,每持金石荐宸衷。钧天忽忽清都梦,方丈寥寥羽水风。知结胜缘人意外,想寻陈迹马蹄中。新诗起我超然兴,更感锺山蕙帐空。

到寺万缘绝,萧然宿峰顶。苍苍野色新,漠漠秋烟暝。相期话三生,夜坐石根冷。微凉入虚阑,老鹤语桐井。支郎翻经处,松子落古鼎。白露下高空,湿云压幽境。望极颠厓前,寒篱眇村径。谈久明月来,照我天地静。自汲石泉水,同僧瀹佳茗。天风在林末,空翠散复整。一乘演微机,开谿

知己林和靖,论心何水曹。平生怀玉雪,独立占风骚。月落香方觉,天寒韵更高。冥搜吟未就,清梦满江皋。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冻云不成雨,巧作白玉霙。寒光僭晓色,报我东窗明。起来拨残火,暖酒手自倾。多谢麴居士,於人殊有情。

贤愚之相悬,千万或什百。所以天地间,寥寥苦难索。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倚天大笑无所懼,天公嗔汝口呶呶。罚教临老头补衲,归中條。我愿中條山,山神镇长在。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十里疏钟到野堂,五更残月伴清霜。已知无奈姮娥冷,瘦损梅花更断肠。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林柯初脱叶,江国便知秋。雁过如将信,鸥眠不避舟。一丘终未遂,五斗祗堪羞。不有樽中物,凭谁破客愁。

贪生只爱眼前珍,不觉风光度岁频。昨日见来骑竹马,今朝早是有年人。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造物生才自昔难,此君夭矫类龙鸾。圣贤本柄藏椰子,佛祖机锋寓棘端。畴昔诸人多北面,暮年万里着南冠。伤心海内交游尽,箧有遗书不忍看。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鬭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收藏家谱恐人寻,雨笠烟蓑自称心。夜踏月华三迳小,晓耕秋色一犂深。庭园纵窄犹栽药,活计虽贫不卖琴。应笑区区未名客,九衢尘土满衣襟。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