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与高僧,二途俱失。

出自宋代善珍的《望梅词》

出自宋善珍的《望梅词》

拼音和注音

guó shī yǔ gāo sēng , èr tú jù s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高僧:高僧gāosēng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国师: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2.王莽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参见“四辅”。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典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注引徐坚云:“国师,即太师也。”4.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5.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有高僧法常……齐王崇为国师。”《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嵩岳慧安国师……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师礼。”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元史·释老传·八思巴》:“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


原诗

寸阴堪惜。趁身强健去,结茅苍壁。错料事,临老方知,国师与高僧,二途俱失。识字吟诗,敌不得、死生何益。看寒山着语,李杜也输,莫道元白,千年过如瞬息。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问懒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联翩,著名金石。遗臭流芳,老子勿、许多心力。旋消磨、数百瓮齑,掩关入寂。

诗词推荐

晓山漠漠尽烟霏,四面楼台白鸟稀。芳草年年湖上路,柳花风送钓船归。

未知道义,寻人为师。既知道义,人来为资。寻师未易,为资实难。指南向道,非去非还。师人则耻,人师则喜。喜耻皆非,我独无是。好为人师,与耻何异。

乾刚展转运阴阳,一味清虚道不忙。玄妙永通天地久,未言大海变田桑。

疑君魂梦在清都。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渐老得闲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小园五亩依篁竹,中有茆茨数椽屋。小桥度水既窈窕,侧径穿花仍曲六。惯看翠碧羽差池,时听黄鹂声断续。诗成持鼓过雷门,谁信抛砖能引玉。长篇丽句为藩饰,小草么花蒙著录。悬知家世以诗鸣,压倒平泉与昌谷。

滟澦瞿唐昔未行,狼头鹿角旧闻名。辰州瓮子滩头路,夷险不知谁弟兄。

瓦瓶侧畔设蒲龛,纵有推敲紧闭庵。何庾诸人俱谢去,只饶和靖作同参。

择对鸣珂里,宜家驷马门。肃雍成孝敬,燕喜助平反。阅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松风摇草露,愁绝后堂萱。

孤云不为雨,尽日却归山

肩吾作诗庆五十,矜我颠跻授之挚。因思五十义最精,造化机缄斯出入。君看五位相生成,前荡后摩如授揖。至於五衍宜有穷,泽火趋新承井汲。作圣工夫方自兹,为人生活知非急。革人於此叹始衰,血气虽衰义逾集。蹇余不学晚知非,方把斯心验存蛰。独嗟道远莫致之,原与始终谋不及。

李下与瓜田,嫌疑谨未然。先贤监竹木,不食笋多年。

自卷珠帘放燕归,六宫春尽乱红飞。从来艳色多倾国,愿得君王宠幸稀。

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翛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

长淮矫首得遐观,犹记当年获奉銮。万马饮淮貔虎肃,六师扈跸水云寒。欣瞻幕府莲依水,慨念神州李下冠。狼望已销归庙略,更持韵语访任安。

两载绣衣频驻节,金莲曾印青苔。匆匆归去寿琼杯。曲终挥别泪,江上片帆开。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杖藜何日解重来。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

向来携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独未还。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却望夏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

落月满江城,乾坤此夜情。檐楹河汉色,苍藓辘轳声。梦断嗟难续,年催思转萦。想因魔尽退,醒眼毕吾生。

父兄诲我髧髦初,老不成名鬓发疏。纸账铁檠风雪夜,梦中犹诵小时书。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天子赐恩礼,史臣书祖风。笳声穿苦雾,陇穴启寒蓬。自古焉能免,於兹是始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