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
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
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
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是宋代邓忠臣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屡见高文试泽宫,
长年参校愧龙钟。
悬黎待价由来久,
绿绮知音不易逢。
吉语乍闻随鹊喜,
归期专欲问龟从。
到家莫负如泥约,
光禄供醪味渐浓。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邓忠臣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将试卷呈递给同院的诸位官员的情景。诗人感到自己屡次见到优秀文章在宫廷中被选拔,长年以来参与校阅,却对自己的才能感到惭愧。他表达了自己一直期待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但这个愿望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他认为能够找到真正欣赏他才华的知音是不易的。当他听到吉祥的言语时,会像鹊鸟一样喜悦。他非常渴望知道自己何时能够回家,并且期待着通过占卜来得知回家的时间。最后,他希望回到家中时能够不辜负家人和朋友的期望,享受丰盛的宴席和美酒。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和官职的期待与渴望,以及对知音和家庭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宫廷中见到优秀文章被选拔的情景,表达了自己长年参与校阅的感慨和愧疚。他对知音的渴望也反映了在官场上很难找到真正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诗人将自己的归期比喻为询问乌龟,显示了他对回家的渴望和不安。最后,诗人以家庭为归宿,希望自己能够不辜负家人和朋友的期待,享受丰盛的宴席和美酒,展现了对家庭温暖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晰,通过描写个人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渴望。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以乌龟占卜归期、以鹊鸟喜闻吉语等,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效果。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对追求成功和渴望归宿的内心情感,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诗词推荐

今岁日馀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尚不能忧眼下身,因何更算人间事。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麹昏昏睡。早晚相从归醉乡,醉乡去此无多地。

七泽波涛笔下吞,相逢晓日上天门。祗今出处难同调,惭愧高轩几访存。

濮上今秋月,於人太有情。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岸阔且犹近,船虚夜自明。寒光连上下,万里一心清。

秋风张翰计蹉跎,红豆年年掷逝波。误我归期知几许,蟾圆十一度无多。

人言是金屋,我见即柴门。但认安身处,区区何足论。

寒盟得问鸥。

一纸书封四句诗,芳晨对酒远相思。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荒林春足雨,新昏迸龙雏。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朝餐甘饱美,放箸为嗟吁。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驹。

雨随牛迹坡坡绿,云转山腰树树齐。江阁晚添凉似洗,隔林时有野莺啼。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

雪裹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姜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形名未立,腾兆未分。全无巴鼻,彻底浑仑。

三旬补被西亭宿,卧对唐碑看不足。重闱锁断夕阳天,恰以当时万竿竹。直须彻棘对愚潇,始见西亭真面目。

大似贤臣扶社稷,遇明则见暗还藏。(《影诗》,见《吟窗杂录》)

白布衫宽乌角巾,谁知曾扈属车尘。行婆内翰共邻曲,田父拾遗相主宾。设苜蓿盘殊菲薄,沽茅柴酒半漓淳。直令爵齿如荀爽,晚节依然愧逸民。

旷望危桥上,微吟落照前。烟霞浓浸海,川岳阔连天。白鸟格不俗,孤云态可怜。终期将尔辈,归去旧江边。

日薄风狞,万里空江,隐隐有声。旋千旗万棹,一时东指,青山断处,白浪成层。渐近渐高,可惊可喜,欻作雪峰楼外横。教人讶,是蛟斗龙争。属镂忠恨腾腾。要句践城台都荡平。奈岸身不动,潮头自落,又如飞剑,斫倒鼍城。若到夜深,更和月看,组练分明十万兵。尤奇特,有稼轩一曲

竹色覆禅栖,幽禽绕院啼。空门无去住,行客自东西。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相看念山水,尽日话曹溪。

驾犁岂知耕,布谷不入田。大农坐官府,百吏饱穷年。

烟中芍药朦胧睡,雨底梨花浅淡妆。小院黄昏人定后,隔墙遥辨麝兰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