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宗泽的《感时》
拼音和注音
qīng shì rǔ duō lěi , tiān wáng fèn méng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蒙尘:(书)(动)蒙被尘土。多比喻帝王流亡在外或失位,遭受垢辱:圣驾(帝王)~,朝廷无主。
卿士: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天王:1.指天子。2.称帝王。3.指诸侯。4.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势的人。5.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称号。6.神话中指某些天神。
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原诗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
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
吁嗟世道衰,大戮加缙绅。
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
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
辅相已择栖,守令仍逾藩。
冠盖陆西竄,舳舻水南奔。
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
勤王羞尺柄,悟主期片言。
时来倘云龙,峨冠拜临轩。
逶迤上玉除,造膝伸元元。
措世于泰宁,归来守丘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