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寓居寄赠贾岛(一作长安赠贾岛)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
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
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
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住在长安对贾岛的寄托(另一版本为对贾岛的赠送)
岁末看到华发,我一生的志向几乎空无一物。
孤独的云朵没有离开我,我归隐,和谁为伴。
前去紫宸宫谒见皇帝的路被阻,被禁止种植桂花树丛。
不如随着野鹿一起,寻找栖身之地在石岩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马戴致贾岛的一首寄托之作。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隐士,而马戴则是唐代官员和文学家。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贾岛的钦佩与赞叹,也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和归隐之志。

诗人以岁暮之际的华发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年华有限、一生志向半途而废的感慨。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法实现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因此感到空虚和遗憾。

然而,诗人看到贾岛选择离开尘世的态度,并深感敬佩。他称贾岛为“孤云”,意味着贾岛选择独自飘荡,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心灵的自由。诗人表示自己也想随之归隐,但却被现实所阻。他在向皇帝谒见时受到了干扰,被禁止种下桂花树丛,暗示他的归隐之志被社会和权力所迫。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愿望,表示不如随野鹿一起,在自然界寻找栖身之地。被石岩所遮蔽的野鹿象征了远离尘嚣和纷争的理想境地,也意味着诗人希望可以摆脱现实的桎梏,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贾岛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社会现实和自我追求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深刻。它表达了一种寄托和追求真实内心的生活理念,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由和内心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马戴,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斥为龙阳尉。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诗集一卷,今编二卷。

诗词推荐

因思灵秀偶来游,碧玉寒堆万叠秋。直上太山高处望,根盘连接十余州。

平生似欠西湖债。每拼了、金貂解。妩媚烟云多变态。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玉京相接蓬壶界。入画遥山翠分黛。苏小不来时节改。一堤风月,六桥烟水,鹭约鸥盟在。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雪满空山晓会琴,耸肩驴背自长路。乾坤千古兴亡迹,公是公非总陆沉。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蘖山养子忒婆心,斫了摩挲不惮勤。悖逆儿郎浑不雇,钁头制得气凌云。

青鬓仙人列九卿,锦觞邀客对春城。筵前香篆将花气,院外松风杂鸟声。山带钟陵苍霭合,池分玄武绿波平。追欢近夜飘疏雨,归路垂鞭信马行。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客散平山堂上後,孰如子骏在扬州。解传鲍照旧辞赋,输尽芜城千古愁。

事随过眼尘常清,愁不关心梦更清。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一。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指车。为臣岂得辞王事,只向金銮坐读书。

舟兀东风怯晓寒,绿杨堤畔见青山。溯流不碍朝天去,掉鞅何当拜命还。半世光阴忧患裹,他时勋业笑谈间。儿童似觉吾衰老,只欲西归便丐閒。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一日风帆数日程,绝知快意亦轻生。延缘始欲滨湖去,可奈同途莫并行。

眷恋。西湖岸。湖面楼台侵云汉。阿溪本是飞琼伴。风月朱扉斜掩。谢郎巧思诗裁翦。能动芳怀幽怨。

似则似矣,是则未是。若是伶俐衲僧,不作这般虫豸。

肩舆又作带星还,骑气遥瞻晚度关。已觉胜游同梦里,不知秀色尚眉间。鞭鲸浪欲浮沧海,卖鹤犹堪买好山。几日褰衣扣黄阁,云腴重试鹧鸪斑。

谪监陕郡滞贤才,清雪忻将紫诏开。缓步未亲龙扆去,迴车愿拥隼舆来。辞蒙得得过三径,送合迢迢到柏台。秋霁山川行色好,乘骢策蹇恨难陪。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